范宽雪山图

前山积雪深,隐约形体具。

后山雪不到,槎牙头角露。

远近复有千万山,一一倚空含太素。

悬厓断溜风满壑,野店闭门风倒树。

店前二客欲安往,一尚稍前一回步。

仲冬胡为开此图,寒气满堂风景暮。

荆关以后世有人,几人能写山水真。

李郭惜墨固自好,晻霭但若浮空云。

岂如宽也老笔夺造化,苍顽万仞手可扪,匡庐彭蠡雁荡穷海垠。

江南山水固潇洒,敢与嵩高泰华争雄尊。

宽也生长嵩华间,下视庸史如埃尘。

乱离何处得此本,张侯好事轻千缗。

我家汴水湄,境与嵩华邻。

平生亦有山水癖,爱而不见今十春。

他日思归不可遏,杖藜载酒来敲门。

形式: 古风

鉴赏

《范宽雪山图》由元代诗人鲜于枢所作,描绘了范宽的名画《雪山图》的意境。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山的壮丽景象和画家的精湛技艺。

诗的开头描绘了雪山的宏伟与神秘:“前山积雪深,隐约形体具。后山雪不到,槎牙头角露。”雪山在诗人的笔下,既显现出其深邃的雪色,又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山峰的尖锐与不羁。接着,“远近复有千万山,一一倚空含太素。”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将群山环绕的壮丽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悬厓断溜风满壑,野店闭门风倒树。”这两句则通过自然界的动态,如悬崖上的水流、狂风中的树木,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险峻与静谧并存。接下来,“店前二客欲安往,一尚稍前一回步。”描绘了旅人在雪山之下的情景,增添了一丝人文气息,使画面更加丰富。

“仲冬胡为开此图,寒气满堂风景暮。”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画家创作时间的选择,以及对雪山冬日景色的赞美。随后,“荆关以后世有人,几人能写山水真。”诗人对范宽及其之后的画家给予了高度评价,强调了山水画的真实性和艺术价值。

“李郭惜墨固自好,晻霭但若浮空云。”这里通过对比,赞扬了画家用墨的节制与巧妙,使得画面如同浮云般缥缈,富有诗意。最后,“岂如宽也老笔夺造化,苍顽万仞手可扪,匡庐彭蠡雁荡穷海垠。”诗人直接赞美范宽的画技,认为其作品能够超越自然,展现出山川的壮美与深邃。

“江南山水固潇洒,敢与嵩高泰华争雄尊。”诗人在此将范宽的画作与江南山水、嵩山、华山等名胜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画作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最后,“宽也生长嵩华间,下视庸史如埃尘。”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范宽作为嵩山、华山之地的艺术家,其作品的价值远远超过普通的历史记载。

整首诗通过对《范宽雪山图》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现了雪山的壮丽景象,也表达了对画家艺术才华的敬仰,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0)

鲜于枢(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赵模拓本兰亭后

兰亭化身千百亿,贞观赵模推第一。

百家聚讼谩纷纭,正传宁到山中石。

论书当论气韵神,谁与痴儿较形质。

想当填郭断手初,帝与欧虞皆太息。

昭陵玉匣秘重泉,自此中天无二日。

元章老去不及见,却见苏家评甲乙。

北山居士得何许,购取宁论万金直。

几年僦屋客江海,宝气奎光夜相射。

南来北人多健者,名色连艘金满室。

应嗟我辈太痴绝,常抱蠹书论得失。

形式: 古风

华鲸引

石上桐孙美如玉,化作长鲸唤僧粥。

香严一击六根开,剥落皮毛换凡骨。

中郎却顾中散惊,初非爨下鸣不平。

批鳞拔角就绳墨,龙门绿绮瘖无声。

昔闻北溟鱼,化作天池鹏。

今见横海姿,解作威凤鸣。

薾然败棺材,蠢尔牛阑撑。

龙腾虎变固有待,不遇赏音徒尔灵。

君不见饭牛自卖亦何者,逢时自致千秋名。

形式: 古风

赤乌行

木之用髹漆,初以为美观。

睹兹赤乌材,乃知漆为木之九转丹。

风雨霜露不能入,所以远历晋魏犹坚完。

政如厚葬用珠玉,能令血肉经千年。

凡物皆尚新,惟琴独求旧。

古人遗迹既已少,近作吾无千岁寿。

木不断生意,雨旸犹相通。

及兹生意尽,发声始与金石同。

巍巍乌龙山,岩壑秀且雄。

桐江在其南,溟渤居其东。

长滩落深峡,灌木号巅峰。

子胥朝夕鼓馀怒,子陵庙貌存高风。

托根于此岂复有,凡木感化何让龙门桐。

我本山林人,奔走鬓已翁。

何期造物私,锡此哀吾穷。

琴成灭迹入深谷,歌咏尧舜甘长终。

形式: 古风

高尚书夜山图

世人看山在山下,李侯看山向绝顶。

世人画山画白日,李侯画山摹夜景。

绝顶看山山更奇,夜景摹出人少知。

远山苍苍近山黑,岩树历历汀树微。

天高露下暮潮息,月明一片寒江迟。

藏深乐渊潜,惊定安林栖。

耳绝城市喧,心息声利机。

古人无因驻清景,高侯有笔能夺移。

容翁复作有声画,冥搜天巧为补遗。

后来知有李侯之德高侯画,千年人诵容公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