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哭漳浦师(其一)》是清代诗人钱澄之所作,通过悲痛的笔触,表达了对漳浦师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联“宣麻几日点朝班,谁遣单车自出关?”以宣麻点将的典故开篇,暗示了漳浦师曾有过辉煌的军旅生涯,却在某次任务中独自一人离关而出,命运多舛。这里运用了反差手法,宣麻点将通常意味着荣耀与权力,而“单车”则象征着孤身一人,暗示了漳浦师的不幸遭遇。
颔联“久信赤符成两汉,空佔紫盖照三山!”运用历史典故,以“赤符”指代帝王之命,“两汉”代表汉朝的两个时期,暗示漳浦师曾被寄予厚望,如同汉朝的帝王一样,拥有改变局势的力量。然而,“空佔紫盖照三山”则表达了尽管他拥有显赫的地位和影响力,最终却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如同紫盖(古代帝王出行时所用的一种仪仗)在三山(泛指名山大川)上空空转,未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颈联“总戎已弃全军遁,丞相何难匹马还。”对比了两位角色的命运,总戎(将军)放弃军队逃离战场,而丞相(高级官员)却能独自返回,暗示了漳浦师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助与失败,与另一位角色的从容形成鲜明对比。
尾联“长啸请缨虚有愿,惟馀涕泪洒龙颜!”表达了诗人对漳浦师的惋惜之情。长啸请缨(请缨,请求领兵出征)虽有雄心壮志,但最终却化为泡影,只有泪水见证了这位英雄的悲惨结局。诗人以“龙颜”比喻君主,表达了对漳浦师未能得到君主理解与支持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漳浦师生前事迹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其命运的同情与哀悼,同时也蕴含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