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郊诗二首(其一)

夜读孟郊诗,细字如牛毛。

寒灯照昏花,佳处时一遭。

孤芳擢荒秽,苦语馀诗骚。

水清石凿凿,湍激不受篙。

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又似煮蟛?,竟日持空螯。

要当斗僧清,未足当韩豪。

人生如朝露,日夜火消膏。

何苦将两耳,听此寒虫号。

不如且置之,饮我玉色醪。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夜晚阅读古代诗人孟郊作品的情景。开篇“夜读孟郊诗,细字如牛毛”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在夜深人静时专注阅读的状态,以及对文字的精细感受。"寒灯照昏花,佳处时一遭"则描绘了一种孤独而又短暂的美好时光。

接下来的“孤芳擢荒秽,苦语馀诗骚”表达了孟郊诗作中那种孤独与忧伤的情怀,以及诗中的沉郁气息。"水清石凿凿,湍激不受篙"则用自然景象比喻诗中的情感和艺术风格。

下半首转向自我体验,"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和"又似煮蟛?,竟日持空螯"表达了阅读孟郊诗作时的复杂心态,从最初的喜悦到后来的失望。"要当斗僧清,未足当韩豪"则是对自己的艺术成就不满,与古代诗人相比仍有不足。

最后,“人生如朝露,日夜火消膏”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易逝的感慨,而“何苦将两耳,听此寒虫号”则是对自己沉迷于诗词世界中的自嘲。结尾的“不如且置之,饮我玉色醪”似乎是在劝说自己暂时放下这些烦恼,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夜读孟郊诗这一特定情境,展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自我艺术追求的不满和自嘲。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读孟郊诗二首(其二)

我憎孟郊诗,复作孟郊语。

饥肠自鸣唤,空壁转饥鼠。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有如黄河鱼,出膏以自煮。

尚爱《铜斗歌》,鄙俚颇近古。

桃弓射鸭罢,独速短蓑舞。

不忧踏船翻,踏浪不踏土。

吴姬霜雪白,赤脚浣白纻。

嫁与踏浪儿,不识离别苦。

歌君江湖曲,感我长羁旅。

形式: 古风

章质夫寄惠《崔徽真》

玉钗半脱云垂耳,亭亭芙蓉在秋水。

当时薄命一酸辛,千古华堂奉君子。

水边何处无丽人,近前试看丞相嗔。

不如丹青不解语,世间言语原非真。

知君被恼更愁绝,卷赠老夫惊老拙。

为君援笔赋梅花,未害广平心似铁。

形式: 古风

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其一)

鱼龙随水落,猿鹤喜君还。

旧隐丘墟外,新堂紫翠间。

野麋驯杖履,幽桂出榛菅。

洒扫门前路,山公亦爱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其二)

万木锁云龙,天留与戴公。

路迷山向背,人在瀼西东。

荠麦馀春雪,樱桃落晚风。

入城都不记,归路醉眠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