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至泰阳村得家信二首(其二)

桂隐闻知得雨来,榴花应对竹光开。

归家早见南湖月,饮水犹胜举酒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桂花丛中隐约听到下雨的消息,石榴花似乎在迎接竹林中的光影。
回家的路上,就能看见南湖的明月升起,喝水的感觉比举杯饮酒还要畅快。

注释

桂:桂花。
隐:隐约。
闻知:听到。
得雨:下雨。
来:到来。
榴花:石榴花。
应:响应,配合。
对:面对,迎接。
竹光:竹林中的光影。
归家:回家。
早见:早早看到。
南湖月:南湖的月亮。
饮水:喝水。
犹胜:还胜过,更胜于。
举酒杯:举起酒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镈的作品,名为《回至泰阳村得家信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收到家书后的心境和情感变化。

"桂隐闻知得雨来":这里用“桂隐”指代家乡,因为古人常以桂花比喻家园的清香与温馨。桂花在细雨的滋润下更加芬芳,意味着诗人收到家信后心情的舒畅。

"榴花应对竹光开":榴花(石榴花)常用来比喻繁华和热闹,而“竹光”则象征清幽。这里表达了家乡自然景物在春雨后的生机勃勃,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传达了他对家园的深情。

"归家早见南湖月":诗人急切希望回家,与家乡美丽的夜色相会。这里的“南湖月”代表着诗人心中温馨而安静的家园景象。

"饮水犹胜举酒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清廉与淡泊。即便是简单的饮水,也比不上回家后那份纯净和满足,远胜过豪饮美酒。这也反映出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以及对物质享乐的超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收到家书后急切希望回家的心情,以及他对家乡深厚的感情。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回至泰阳村得家信二首(其一)

乾鹊飞鸣绕路隅,长须迎望果持书。

鸡豚本自无烦饷,七日山行惯食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夙兴

霜池微带月痕斜,风竹声如撒细沙。

坐到晓窗尤可爱,只愁烘损腊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安溪道中

染晴波色重于蓝,烟坞人家屋两三。

明月在山天在水,后回休睡泊溪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寻桂南山至崇寿院因往灵石三首(其三)

山头藤断空垂子,亭下泉荒不满池。

老衲坐来知敬客,南音犹记鬼仙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