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泉林得灵字(其一)

尘路何缘泼面醒,寻泉独上玉淙亭。

澜翻云片吹寒绿,石浸苔花荡古青。

景欲并幽延月看,时当绝胜趁秋听。

枕流便就林间卧,耳畔潺潺梦亦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泉水,独自登上玉淙亭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首联“尘路何缘泼面醒,寻泉独上玉淙亭”以反问开篇,表达了诗人从世俗尘嚣中突然获得清新感受的心情,以及独自前往探寻泉水的决然行动。接着,“澜翻云片吹寒绿,石浸苔花荡古青”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和色彩对比,描绘了泉水周围云雾缭绕、绿意盎然的景象,以及岩石与苔藓交织出的古老青色,展现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

“景欲并幽延月看,时当绝胜趁秋听”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陶醉之情,希望在月光下更深入地欣赏这份幽静,同时在秋天的季节里,倾听这自然之音的绝妙之处。最后,“枕流便就林间卧,耳畔潺潺梦亦灵”表达了诗人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流水的灵动与生命的韵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刻连接与和谐共生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切表达,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364)

范景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泉林得灵字(其二)

从来第一数中泠,洗笔题为品水亭。

山有专名兼字慧,石因漱润可云醒。

响传濑底同人语,涛沸铛中作雨听。

好摘蒙嵓花叶煮,茶香泉味总通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过泉林得灵字(其三)

风閒夜静几曾停,百道珍珠泻玉瓶。

溅去潭光铺软碧,招来山色印空青。

遥闻互答添松韵,细问深源注水经。

妄意飞来峰点缀,一缄书报与山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渡江

瓜洲对峙玉嵯峨,指是金山十里过。

著眼云容当夏异,撩人风物过江多。

游情剩得收烟雨,诗料分将与月萝。

稳记船经阊市下,方言细听谱吴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舟中

乘风枕上听潺湲,行尽荷塘载月还。

胜事湖中平占断,推窗便可看晴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