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成峨峰(其一)

轻举游帷宅,高辞神武门。

赐湖分老监,遗笏付诸孙。

玉映神尤朗,丹成道自真。

只应峨顶月,万里照仙魂。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轻轻飘起如游动的帷幕,离开神武门如同高洁的辞别。
在赐予的湖边安度晚年,长老的象笏传给了子孙。
美玉般的光泽映衬着神灵的清朗,修炼成丹揭示了道路的本真。
只有峨眉山顶的明月,能照耀万里,守护仙人的灵魂。

注释

轻举:形容动作轻盈。
游帷宅:如游动的帷幕,比喻离开。
高辞:高尚的告别。
神武门:皇宫的城门,象征权威。
赐湖:皇帝恩赐的湖泊。
老监:年长的官员或长老。
遗笏:遗留的象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手板)。
诸孙:众多孙子。
玉映神:美玉般的光泽。
尤朗:特别明亮。
丹成:修炼成丹,道教术语,指修炼成功。
道自真:道路的本质就是真实。
峨顶月:峨眉山的山顶月亮。
仙魂:仙人的精神或灵魂。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牟巘的作品,名为《挽成峨峰(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绘山水之美、抒发个人情怀的诗句。

首两句“轻举游帷宅,高辞神武门”表达了诗人离开家园、告别官场的心境。“赐湖分老监,遗笏付诸孙”则暗示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于后代的托付和期望。

接下来的“玉映神尤朗,丹成道自真”两句,通过玉石和丹青等物象比喻,强调了一种精神境界或修炼状态的纯净与真实。

最后,“只应峨顶月,万里照仙魂”则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峨眉山顶的明月不仅映照了诗人的心灵,也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通达仙界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在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挽成峨峰(其二)

吾叔联姻好,当年记汉嘉。

回头一甲子,遗恨满天涯。

尚喜长庚老,俄闻大耋嗟。

区区论畴昔,何处挹蜚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