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病十首(其九)

秋依静处多,况乃凌晨趣。

深竹蝉昼风,翠茸衫晓露。

庭莎病看长,林果闲知数。

何以强健时,公门日劳骛。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翻译

秋天在宁静之处更为浓郁,尤其是在清晨时分的趣味。
深幽的竹林中,蝉在白天的微风里鸣叫,绿色的草木上挂着早晨的露珠。
庭院里的草因为无人打理而肆意生长,林中的果实也因闲暇而能细数。
回想身体健康之时,却在官府中整日忙碌奔波。

注释

秋依静处多:秋天在宁静的地方显得格外浓厚。
况乃凌晨趣:更何况是在清晨时分感受到的意境。
深竹蝉昼风:深竹:深幽的竹林,蝉昼风:白天竹林中的蝉因风而鸣。
翠茸衫晓露:翠茸:指绿意浓密的样子,衫:这里指草木,晓露:早上的露水。
庭莎病看长:庭莎:庭院中的草,病看长:因无人照料而任意生长,有荒废之意。
林果闲知数:闲知数:在闲暇中能细数林中的果实,暗示作者的悠闲。
何以强健时:何以:为何,在...的时候,强健时:身体强健的时候。
公门日劳骛:公门:官府,日劳骛:每日忙碌奔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健康和劳碌生活状态的反思。开篇“秋依静处多”直接设定了秋天宁静氛围,“况乃凌晨趣”则暗示诗人在清晨时分尤其享受这份宁静。

“深竹蝉昼风,翠茸衫晓露”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秋日景色。深邃的竹林中传来蝉鸣声,与微风相伴;翠绿的衣衫上沾满了晨露,这些细节让人仿佛能听见蝉鸣和感受到那清凉的露珠。

“庭莎病看长,林果闲知数”则是对家园景象的描写。庭院里的野草因为疏于打理而显得过于茂盛,而林中的果实由于无人采摘而能一一数得。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观察之细腻,也隐含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最后,“何以强健时,公门日劳骛”则是一种自我反省。诗人询问自己在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时候,为何要每天奔波于公务之间,陷入忙碌之中。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思考,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和官员生活的某种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生活中忙碌与奔波时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遣病十首(其十)

朝结故乡念,暮作空堂寝。

梦别泪亦流,啼痕暗横枕。

昔愁凭酒遣,今病安能饮。

落尽秋槿花,离人病犹甚。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酬东川李相公十六韵

昔附赤霄羽,葳蕤游紫垣。

斗班香案上,奏语玉晨尊。

戆直撩忌讳,科仪惩傲顽。

自从真籍除,弃置勿复论。

前时共游者,日夕黄金轩。

请帝下巫觋,八荒求我魂。

鸾凤屡鸣顾,燕雀尚篱藩。

徒令霄汉外,往往尘念存。

存念岂虚设,并投琼与璠。

弹珠古所讶,此用何太敦。

邹律寒气变,郑琴祥景奔。

灵芝绕身出,左右光彩繁。

碾玉无俗色,蕊珠非世言。

重惭前日句,陋若莸并荪。

腊月巴地雨,瘴江愁浪翻。

因持骇鸡宝,一照浊水昏。

形式: 古风

酬乐天

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

升沈或异势,同谓非所宜。

君为邑中吏,皎皎鸾凤姿。

顾我何为者,翻侍白玉墀。

昔作芸香侣,三载不暂离。

逮兹忽相失,旦夕梦魂思。

崔嵬骊山顶,宫树遥参差。

祗得两相望,不得长相随。

多君岁寒意,裁作秋兴诗。

上言风尘苦,下言时节移。

官家事拘束,安得携手期。

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酬乐天书后三韵

今日庐峰霞绕寺,昔时鸾殿凤回书。

两封相去八年后,一种俱云五夜初。

渐觉此生都是梦,不能将泪滴双鱼。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