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普安郡王生辰(其四)

堂堂玉立冠宗藩,中有澄波挠不浑。

彩笔英辞追电影,黄钟和气散春温。

不言自是行天运,独智何妨入圣门。

忠孝一心唯戴主,是为天下德之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以“堂堂玉立冠宗藩”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普安郡王的高贵与威严,如同挺拔的玉柱,稳居家族之首。接着,“中有澄波挠不浑”一句,巧妙地将水波比喻为纷扰世事,而“不浑”则象征着普安郡王内心的清明与坚定,无论外界如何动荡,他都能保持自我,不被迷惑。

“彩笔英辞追电影,黄钟和气散春温”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普安郡王的文采比作绚丽的彩笔,所写之辞如同电影般生动,又如黄钟之音,温暖人心,传递出和谐与希望的气息。这不仅赞扬了其文学才华,也体现了其对社会的正面影响。

“不言自是行天运,独智何妨入圣门”则进一步赞美了普安郡王的智慧与品德。即使不言而喻,他的行为也顺应天道,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同时,他独到的见解甚至可以媲美圣贤,彰显其卓越的道德修养与思想境界。

最后,“忠孝一心唯戴主,是为天下德之尊”总结了普安郡王的品质,强调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父母的孝顺,这是他作为君臣与子民的典范,也是天下人所推崇的最高道德标准。整首诗通过对普安郡王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个人魅力,也传达了对理想君主的期待与敬仰。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林寺簿立冬日斋祠精进寺

篮舆忽得到林间,飞鸟翩翩相与还。

俎豆欲严来日祭,轩窗聊共此时閒。

芬敷残菊添秋色,摇落苍梧见远山。

夫子肝肠真锦绣,归途新句已班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王龟龄校书梅花(其一)

底处冲寒欲放梅,柴门雪压为伊开。

酸风不管攲纱帽,冷艳终朝粲玉杯。

尚觉西湖三径远,先吹东阁五言来。

一枝入眼君须惜,莫遣高楼怨笛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王龟龄校书梅花(其二)

朔风吹雪障江梅,不著诗攻不解开。

正恐与花无半面,胡然有意及三杯。

清凉怕逐炎炎去,澹泊曾参的的来。

祇向茅檐露消息,华堂虚费管弦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赠杨都运持节夔路

帝城祖帐溢千夫,又遣星轺下蜀都。

春昼预知看衣锦,秋风可但为思鲈。

北方泉货须留地,他日车轮剩结蒲。

万里未应怀别恨,与君元不隔江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