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待潮

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

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平。

帆影林端见,波光屋上明。

青山自吴越,相峙两含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潮水涌来,千艘船只随之摇动,涛声如万鼓齐鸣。
江面翻腾,如同晴天里的积雪被卷起,海面上涨,石堤仿佛变得平整。
在林梢边缘能看到船帆的影子,波光粼粼,照亮了屋上的景象。
远处的青山,从吴越之地绵延而来,两座山峦相对,似乎饱含深情。

注释

潮至:潮水涌来。
千艘:形容数量众多。
涛喧:涛声喧闹。
万鼓鸣:比喻涛声宏大。
晴雪:形容江面像晴天的积雪。
石塘:江边或海边的堤岸。
平:形容水面平静。
帆影:船帆的影子。
林端:树林的边缘。
波光:水面反射的光芒。
屋上明:照亮了房屋。
青山:青翠的山峰。
吴越:古代中国地区名,这里泛指江南。
相峙:相对耸立。
两含情:两山仿佛充满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钱塘江潮水壮观的景象。首联"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生动地展现了潮水涌来时的巨大声势,如同千艘船只齐动,万鼓齐鸣,气势磅礴。颔联"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平"运用比喻,将白浪滔天比作晴天翻滚的白雪,形象地刻画出潮水翻腾的动态画面,同时描述了潮水上涨使江面与海边的石塘变得平整的情景。

颈联"帆影林端见,波光屋上明"进一步描绘了潮水带来的视觉效果,远处的船帆在树林边缘若隐若现,而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照得房屋上光影明亮。尾联"青山自吴越,相峙两含情"以富有诗意的方式收束,将目光转向两岸青山,它们似乎因为钱塘江的壮丽景色而充满情感,增添了画面的静态美和人文意蕴。

整体来看,胡仲弓的《钱塘江待潮》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

收录诗词(659)

胡仲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月塘

怀人看皓月,清梦落梅边。

书债閒销日,吟魂飞上天。

为贫驱宦牒,习懒坐寒毡。

但得投簪去,何须二顷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水竹

吴江江上望,平处少波涛。

冬日思鲈鲙,天风落凤毛。

二难并四美,独立仰三高。

秀野曾招隐,清名不可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寄王道源

南来趋斗禄,出处最分明。

不受吏尘触,常依古道行。

宦情云样薄,心事水边清。

待洗巢由耳,攲风听凤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朱静佳明府

十载江湖叹不遭,识君岁月漫蹉跎。

文书南去静边省,山水西来佳处多。

琴调本高缘抚字,诗逋未了欠催科。

骚人标致清如许,制锦机中制芰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