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五首(其三)

考妣早弃我,得禄不逮亲。

幸兹有祖母,九十康强身。

我情终不乐,日思我亲仁。

襁抱免水火,少长俾知伦。

出入邹鲁俗,用变宿习因。

植松在淮山,稼田为齐民。

兴念辄涕泣,有酒亦逡巡。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马祖常的《饮酒五首(其三)》,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活场景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已故父母的怀念以及对祖母长寿健康的感激之情。

首句“考妣早弃我,得禄不逮亲”,表达了诗人对已逝双亲的深切怀念,感叹自己虽有俸禄,却无法直接孝敬于他们。接着,“幸兹有祖母,九十康强身”一句,转折中透露出一丝庆幸,因为还有健在的祖母可以照顾和陪伴。

“我情终不乐,日思我亲仁”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思念,每日都在想念那些已经离世的亲人。接下来的几句“襁抱免水火,少长俾知伦”描述了祖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辛勤付出,从婴儿时期保护他们免受火灾、水灾等危险,到长大成人,教会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出入邹鲁俗,用变宿习因”表明诗人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从鲁地(邹、鲁均为儒家文化的中心地区)的风俗习惯中汲取营养,改变了自己的旧习,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学习。

最后,“植松在淮山,稼田为齐民”可能象征着诗人希望自己能像松树一样坚韧不拔,像农民一样脚踏实地,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兴念辄涕泣,有酒亦逡巡”则表达了诗人每当想起过去,心中便涌起悲伤,即使面对美酒佳肴,也难以享受其中的乐趣。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日常生活的小事,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对祖母长寿健康的感恩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追求。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饮酒五首(其四)

昔我七世上,养马洮河西。

六世徙天山,日日闻鼓鼙。

金室狩河表,我祖先群黎。

诗书百年泽,濡翼岂梁鹈。

尝观汉建国,再世有日磾。

后来兴唐臣,胤裔多羌氐。

春秋圣人法,诸侯乱冠笄。

夷礼即夷之,毫发各有稽。

吾生赖陶化,孔阶力攀跻。

敷文佐时运,烂烂应璧奎。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饮酒五首(其五)

嗟哉寡谐合,苍发秃不齐。

觞至即饮嚼,犹恐逢诃诋。

众人以儒进,我不限吏资。

入官养交誉,惟恐不合时。

含笑作雅咏,遭骂亦诡随。

出入践华要,諈诿成其私。

积阶渐崇贵,剽猎章句辞。

鼓颊说古今,證据称云为。

斯世岂可诬,小夫甘自欺。

兴言发喟叹,饮者终不知。

形式: 古风

留别沂州张君仲

扬舲下彭城,分帆上沂水。

与子作别离,眷言重徙倚。

曩在京华居,连室同井里。

出则马辔联,入则衣袂比。

今也各散去,相顾意未已。

我操田器归,子执州符仕。

慎勿轻此身,期以善自止。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观耕者有言

庶矣新田殖,疲民得无饥。

先输公家赋,又足食其私。

老父揖我语,岁功实由兹。

劝农古有官,助给牛种施。

今官亦劝农,行田吏奔驰。

尔去告尔长,我自安无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