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抵建郡(其二)

烽火移家各一方,他乡翻觉胜家乡。

昔年奔走同辛苦,此日亲朋半死亡。

孰肯预为身后计,那堪回忆少年场。

繁华历尽风情减,况复苍苍两鬓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刘凤纪的《将抵建郡(其二)》描绘了战乱中人们离散他乡的生活境遇和感慨。首句"烽火移家各一方"展现了战乱带来的家庭离散,每个人都被迫在陌生之地求生。接着的"他乡翻觉胜家乡"表达了诗人对异乡生活的意外感受,虽然艰辛,却似乎比家乡的战乱环境稍好。

"昔年奔走同辛苦"回忆起过去共同经历的困苦与奋斗,而今"此日亲朋半死亡"则揭示了战乱带来的亲友伤亡,流露出深深的哀痛。诗人感叹"孰肯预为身后计",没有人能预料到这样的结局,更不堪回首过去的青春岁月。

最后两句"繁华历尽风情减,况复苍苍两鬓霜"揭示了诗人历经沧桑后的憔悴,繁华不再,青春已逝,白发苍苍,更增添了人生的凄凉感。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的经历,反映了战乱时代人们生活的艰难和对未来的无常感慨。

收录诗词(4)

刘凤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眺

何处蒲牢送夕晖,一声催得老僧归。

随身不必游龙恃,薄暮犹多野马飞。

枯树含生仍寂寂,墟烟将散故依依。

风光毕竟江南好,二月春深试袷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即事

秋风秋雨满重城,难夺清间冷客情。

几剪幽兰诗骨瘦,一瓯香茗酒肠清。

偶留好友商棋阵,爱读奇书论墨兵。

小阁镫檠挑欲灺,满庭风露又三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四月初八日

春色随人类转蓬,峭寒天气尚东风。

梅阴子密遮楼翠,药槛花飞压草红。

催促丁年愁隙影,消磨卯饮费诗功。

怪他雏燕无离思,镇日呢喃小阁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文信国公铁如意歌

呜乎信国公,从容殉大节。

于今五百八十年,遗泽犹留一钩铁。

铁背铭词镌六字,曰圣瑞文天祥制。

诗僧拓墨共流传,我观公物见公志。

公昔生也兆紫云,公及冠也擢状元。

公既相也宋已去,公之死也未五旬。

乌金一握思风度,山河半壁凭分付。

赐字新镌柄上铭,知是登科年后铸。

我闻公性初豪华,唾壶或以和筝琶。

又闻公也自贬抑,军中或佐指挥意。

自从真州夜走空坑败,悲凉柴市铭衣带。

击节高吟《正气歌》,遗器遗文同百代。吁嗟乎!

物之显晦信有时,公之遗爱今在兹。

云孙小印玉带砚,枯桐尾勒青原诗。

乃知物以人重同不朽,足与齐简狐笔良椎武节千秋垂。

晞发参军公知己,琅玕一握恰好相追随。

惜哉象弈图谱四十局,竟随玉㞟埋蒿莱。

尝将臣节论忠义,明季差堪侪宋季。

铁工输与张鳌春,姓名犹得传附骥。

呜呼两公如意从此留人间,艺林歌咏成嘉事。

有宋一代文信国,有明一代赵忠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