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五妃墓》由清代诗人王蓝石所作,通过对昭君节烈精神的赞美,以及对五妃墓的景仰,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和敬仰之情。
首句“昭君节烈胜昏昏”,开篇即以昭君的节烈精神与世间的混沌形成鲜明对比,赞扬了昭君超越常人的道德勇气和高尚情操。昭君作为历史上的女性形象,其忠诚、勇敢和牺牲精神在诗中被赋予了崇高的价值,与“昏昏”相对比,突出了昭君人格的光辉。
次句“冢草长青扫淡痕”,描绘了昭君墓前青草茂盛,象征着她的精神永存,即使时间流逝,也难以抹去她留下的痕迹。这里的“扫淡痕”既指墓地环境的整洁,也暗含着昭君精神影响深远,如同春风吹过,拂去了历史的尘埃,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第三句“二百年来名不朽”,进一步强调了昭君及其事迹在历史长河中的永恒价值。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昭君的名字都将被铭记,她的故事将被世代传颂,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最后一句“山灵时觉护香魂”,将自然界的山灵拟人化,赋予它们保护昭君遗魂的职责。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昭君的深切怀念,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认为自然界的神灵会守护着这位伟大的女性,使其灵魂得到安宁与庇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歌颂了昭君的节烈精神,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以及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