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蝶园

二百年前老道人,曾从此地托閒身。

草鸡已叹雄图改,花蝶犹寻旧院春。

心事自同黄檗苦,遗民犹见白衣新。

如何栗主无人祀,有客伤心荐藻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梦蝶园》由清朝诗人丘逢甲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梦蝶园中的一段历史与变迁,以及对过往的怀念与感慨。

首联“二百年前老道人,曾从此地托閒身”开篇即以“老道人”的形象引入,暗示了梦蝶园的历史悠久,以及曾经有人在此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跨度,也预示了后续诗中将展现的岁月更迭与人事沧桑。

颔联“草鸡已叹雄图改,花蝶犹寻旧院春”运用对比手法,将“草鸡”的哀叹与“花蝶”的执着形成鲜明对照。草鸡可能象征着对过往辉煌的失落与无奈,而花蝶则代表了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与记忆。这一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含了对人类社会变化的反思。

颈联“心事自同黄檗苦,遗民犹见白衣新”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黄檗是一种苦味的植物,常被用来比喻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痛苦。这里通过“心事自同黄檗苦”,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苦难岁月的回忆和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感慨。同时,“遗民犹见白衣新”则可能寓指尽管时代变迁,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依然如初,体现了诗人对人性不变的乐观态度。

尾联“如何栗主无人祀,有客伤心荐藻蘋”收束全诗,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在时光流逝、人事更迭中,那些曾经重要的事物或人物是否还能得到应有的纪念与尊重?“有客伤心荐藻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的忧虑,以及对于未来如何铭记过去的思考。

整体而言,《梦蝶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惹草拈花一片同,眼前随意绿濛濛。

空山剔翠寻秦碣,古砌分青上汉铜。

钱样堆残贫士壁,鞋痕香透美人弓。

石头路滑匆匆去,怕忆天台旧梦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辛卯首春招同赖俊臣徐炯尔赖远澜苏祥其王师竹林行仁游玉枕山由大仙岩抵碧云寺题壁

策杖来探海外奇,春风吹客出城时。

路从虎墓穿林曲,泉绕麟岩下涧迟。

窥井少酬诸葛志,搴云同赋大苏诗。

庄严尚鲜开山手,何处谈禅觅戒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元夕无月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

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鲲洋梦断夜潮寒,佳节偏怜见月难。

十二楼台春寂寂,满身花露倚栏杆。

倚栏痴待月华来,万斛春愁酒一杯。

恨煞蛮云遮隔住,东风无力为吹开。

蛮云黯黯海天昏,冷对春灯忆梦痕。

今月纵明输古月,更无人说夺昆崙。

形式: 古风

东山感秋词次康步崖中翰题壁韵

痛哭秋风又一年,觚棱梦落练江天。

拾遗冷作诸侯客,袍笏空山拜杜鹃。

天涯心逐白云飞,瑟瑟秋芦点客衣。

回首大宛山上月,更无缄札问当归。

斜日江声走急滩,残棋别墅局方难。

后堂那有閒丝竹,陶写东山老谢安。

寒蛟海上趁人来,漠漠秋尘扫不开。

满目桑田清浅水,五云楼阁失蓬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