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经父寄张绩(其一)

解纵枭鸱啄凤凰,天心似此亦难详。

但知斩马凭孤剑,岂为摧车避太行!

得者折腰犹下列,失之垂翅合南翔。

不如长揖尘埃去,同老逍遥物外乡。

半通官职万人才,卷蓄经纶未得开。

鸾凤托巢虽枳棘,神仙定籍已蓬莱。

但存漆室葵心在,莫学荆山玉泪哀。

倚伏万端宁有定,塞翁失马尚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放任纵容恶鸟鸱枭去啄伤高贵的凤凰,天心竟然想这样做叫人难以审察端详。
凭仗斩马孤剑想把奸佞之徒一扫而光,岂肯因太行艰险能摧车轮而回避不前!
得势小人尽管折腰权贵也不过是小官,你虽暂时失势垂下羽翼终能展翅高翔。
倒不如永远地辞别这污浊的仕途,我们一同逍遥物外一起终老他方。
官职半通是万里挑一的人才,有满腹经纶卷蓄着未能展开。
鸾凤托巢只是暂时栖身枳棘,神仙谪降毕竟已落籍于蓬莱。
像漆室女倚柱而歌忠心耿耿 ,莫学卞和哭在荆山涕泪哀哀。
世事本来倚伏万变岂能有定 ,塞翁失马祸福相倚还能归来。

注释

经父:作者大哥孔文仲(公元1038-1088年),字经父,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进士。
曾任台州推官。
神宗熙宁初,以范镇荐应制举,对策力言王安石新法不便,罢归故官。
张缋(huì):人不详,一本作“张绩”,文仲兄弟友人,生平事迹不详,是一位才识兼美之士。
文仲曾屡寄之以诗。
鸱:猫头鹰的一种。
折腰,弯腰。
下列:犹下僚。
长揖尘埃:告别尘世。
长揖,一种行礼。
逍遥:自由自在地往来。
物外:尘世之外。
半通:犹半印。
汉制,丞相、列侯至令丞,都用正方形的大印,小官如管仓库、园林的,却只能是大官印的一半大,成长方形。
经纶:指经纶天下的学问。
枳棘:枳木与棘木,其多刺,故称恶木。
此比喻艰难险恶的环境。
定籍:确定名册。
蓬莱:本东海中神山名。
漆室葵心:忧国忧民的一片诚心。
漆室:指关心国事。
葵心:葵花向日而倾故用以喻向往、忠诚之心。
荆山玉泪:此用以喻怀才不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孔平仲创作的《和经父寄张绩(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淡然置之的态度。

"解纵枭鸱啄凤凰,天心似此亦难详。" 这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人世间功名与权力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枭鸱(一种猛禽)啄食凤凰,这里暗指着强者相争的现实,以及对天命、天心的困惑。

"但知斩马凭孤剑,岂为摧车避太行。" 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面对世事的坚定立场和选择。斩马凭孤剑,强调的是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独立的人格和行动;而“摧车避太行”则是比喻地表示为了避免陷入纷争,只好放弃追求,以保全身。

"得者折腰犹下列,失之垂翅合南翔。" 这两句描绘了成功与失败的两种不同命运。得意者虽有所成就,但往往也要付出代价,如“折腰”一般;而失败者则如鸟儿展翅飞向远方,寻求新的天地。

"不如长揖尘埃去,同老逍遥物外乡。"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愿意摆脱世间纷扰,与朋友一同享受逍遥自在的生活,如同长揖告别尘世,远离俗世的喧嚣。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以及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收录诗词(860)

孔平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 字:毅父
  •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 生卒年:1044

相关古诗词

昼眠呈梦锡

百忙之际一闲身,更有高眠可诧君。

春入四支浓似酒,风吹孤梦乱如云。

诸生弦诵何妨静,满席图书不废勤。

向晚欠伸徐出户,落花帘外自纷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霁夜

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代小子广孙寄翁翁

爹爹来密州,再岁得两子。

牙儿秀且厚,郑郑已生齿。

翁翁尚未见,既见想欢喜。

广孙读书多,写字辄两纸。

三三足精神,大安能步履。

翁翁虽旧识,伎俩非昔比。

何时得团聚,尽使罗拜跪。

婆婆到辇下,翁翁在省里。

大婆八十五,寝膳近何似。

爹爹与妳妳,无日不思尔。

每到时节佳,或对饮食美。

一一俱上心,归期当屈指。

昨日又开炉,连天北风起。

饮阑却萧条,举目数千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千秋岁

春风湖外。红杏花初退。孤馆静,愁肠碎。

泪馀痕在枕,别久香销带。新睡起。

小园戏蝶飞成对。惆怅人谁会。随处聊倾盖。

情暂遣,心何在。锦书消息断,玉漏花阴改。

迟日暮,仙山杳杳空云海。

形式: 词牌: 千秋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