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伯禹给事漫吾亭

人生天地间,同一幻泡影。

偶然相值过,便有人与境。

那知两皆漫,直寄弹指顷。

古来贤达士,物我均土梗。

程侯东南俊,少日忠义秉。

周旋正色地,四海惮严冷。

立朝二十年,愤世欲生瘿。

班虽近日月,志则在箕颍。

中年拂衣归,绝意向钟鼎。

泽幽成小筑,胜会已独领。

清寒挹湍濑,秀色揽诸岭。

聊将不羁身,对此无阏景。

回首浯溪老,便觉加数等。

从渠春风颠,那得到古井。

高词出胸臆,妙处如灌顶。

读罢眷樊笼,悠然发深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汪藻所作,名为《题伯禹给事漫吾亭》。全诗以哲理思考为线索,描绘了对人生、自然和官场的深刻洞察。

开篇“人生天地间,同一幻泡影”,诗人以比喻的手法,将人生比作短暂而虚幻的泡影,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慨。接着,“偶然相值过,便有人与境”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偶然性和复杂性,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那知两皆漫,直寄弹指顷”则强调了时间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仿佛一切都在瞬间消逝。接下来,“古来贤达士,物我均土梗”通过对比古代贤人与普通人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程侯东南俊,少日忠义秉”赞美了程侯年轻时的忠诚与正义,体现了对高尚人格的推崇。“立朝二十年,愤世欲生瘿”描述了程侯在朝为官二十年,对社会不满的情绪逐渐积累,暗示了官场的复杂与不公。

“班虽近日月,志则在箕颍”通过对比程侯的官场地位与内心追求,展现了他内心的坚守与淡泊名利的态度。“中年拂衣归,绝意向钟鼎”描述了程侯中年后辞官归隐,远离权力中心,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泽幽成小筑,胜会已独领”描绘了程侯归隐后的田园生活,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清寒挹湍濑,秀色揽诸岭”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美丽,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

“聊将不羁身,对此无阏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眼前美景的陶醉。“回首浯溪老,便觉加数等”通过回忆历史人物,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敬仰。

“从渠春风颠,那得到古井”则以春风的狂乱与古井的平静相对比,寓意了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高词出胸臆,妙处如灌顶”赞扬了程侯的文采飞扬,以及其作品对人心的触动。

最后,“读罢眷樊笼,悠然发深省”表达了诗人读完作品后的心灵触动,以及对人生、自然和官场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生命、自然、官场和社会的多维度审视,以及对理想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次韵赵叔问侍郎送曾吉甫学士按刑浙右篇末见及之作

我老不足惜,馀年苦匆匆。

愿为名山游,何必问所终。

一舣若溪棹,星杓几回东。

长年秋雨边,醉卧听船蓬。

故人幸弭节,相见宿昔同。

酒酣说经过,授我书一通。

云自天末至,诸贤盛游从。

临分出新诗,句法何舂容。

凛若临大敌,谁能触其锋。

携持数千里,不愧行橐空。

篇末亦及予,依依古人风。

读罢百忧失,衰颜为成童。

归来北窗下,自写团扇中。

君方著绣衣,行佩金印重。

朱弦付君赏,宁循牙旷聪。

我病拥僧衲,深惭服非衷。

还观了无取,此意何当蒙。

心知坡陀卑,难并衡霍崇。

尚喜盛山卷,兼收醉吟翁。

他年定抚掌,秋蛇间云鸿。

形式: 古风

次韵周圣举过苏次元四首(其一)

往闻苏赵公,黄阁望诸老。

功名四夷知,无愧越裳操。

同时卿相家,纨绮或佣保。

至今子孙贤,庭有书带草。

形式: 古风

次韵周圣举过苏次元四首(其二)

世人如冰蚕,不知天有暑。

纷纷谤伤儿,宁识真实语。

当家勤采穫,两耳得韶濩。

要须追此公,勿问燕与许。

形式: 古风

次韵周圣举过苏次元四首(其三)

苏郎年少时,万象愁雕镌。

应知等儿戏,区区止啼钱。

三生绮语习,一悟心超然。

胡为作解嘲,切切相悲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