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

绿野爱平宽,偶来或永叹。

村儿骇车马,野犬吠衣冠。

乱草无闲地,斜阳有去鞍。

良田半蹊径,始信直行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我喜爱那广阔的田野和平坦的土地,偶尔造访也会深感感叹。
村民们对车马的出现感到惊骇,连野狗也对着行人的衣帽叫唤。
杂草丛生,没有一块空地,夕阳下还能看到离去的马鞍。
优质的农田大多分布在小路两侧,这才明白直走并非易事。

注释

绿野:广阔的田野。
爱:喜爱。
平宽:平坦宽广。
偶来:偶尔来访。
永叹:长久感叹。
村儿:村庄。
骇:惊吓。
车马:车辆和马匹。
野犬:乡村野狗。
吠:吠叫。
衣冠:衣帽。
乱草:杂草。
无闲地:没有空地。
斜阳:夕阳。
去鞍:离去的马鞍。
良田:优质农田。
半蹊径:大多分布在小路两侧。
始信:才相信。
直行难:直走不容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野外的所见所感。开篇“绿野爱平宽,偶来或永叹”表达了诗人对广阔绿色的原野情有独钟,每次来到这里都会不禁地长叹一声,感慨万分。这是一个充满自然美景的地方,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向往。

接着,“村儿骇车马,野犬吠衣冠”写出了乡村生活的纯朴与安宁。这里的“村儿”指的是居住在这片绿野之中的村民,他们对于外来的车马感到陌生甚至是害怕,而“野犬吠衣冠”则形象地描绘了野狗对着行人衣帽的吠叫,表现出一种天然无忧的生活状态。

“乱草无闲地,斜阳有去鞍”一句,则描绘了一种随意和自由的情景。这里的“乱草”充满了大地,而“斜阳有去鞍”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太阳已西下,行人也该准备离开了。

最后,“良田半蹊径,始信直行难”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体悟。诗人通过观察良田间的小路发现,即使是最好的田地,也很难找到一条笔直的道路,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写照,也反映了人生旅途中曲折多变的哲理。

整首诗通过对野外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某种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质朴而不失文采,体现了宋代词风的清新自然。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强颜寄任道子权

强颜求世亦何从,甔石时时得复空。

何日能无寒饿役,此身得与圣贤终。

人生汲汲须高致,世态浑浑未易穷。

安得相逢共相语,荒城回首又春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悲秋

岁事荒凉晚易悲,西风日夜弄寒威。

秋来寡妇尤勤织,谁是行人未有衣。

常恐衰颜随节换,空看落叶倚风飞。

从来最是悲秋者,况是悲秋客未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暑中懒出

暑云无雨易飞扬,旱日当天不可望。

浪走俗尘无远到,不如嘉树坐馀凉。

巳嫌风少难平暑,更被蝉饥取实肠。

梦到周公才我事,如何陶令说羲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暑旱苦热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