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雾灵山上杂花生,山下流泉入塞声。
却恨不逢张少保,碛南犹筑受降城。
这首诗描绘了雾灵山的自然景象,山上的野花盛开,山下的泉水潺潺流入边塞,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偏远的氛围。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张少保的遗憾,因为未能在这样的边关之地遇见他,暗示了对历史上类似张少保这样戍守边疆、维护和平的英雄的敬仰。同时,提到碛南的受降城,可能暗指对昔日战事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统一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情,借古抒怀,体现了作者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志向。
不详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翡翠年深伴侣稀,清霜憔悴减毛衣。
自从一上南枝宿,更不回身向北飞。
清切频吹越石笳,穷愁犹驾阮生车。
时当汉腊遗臣祭,义激韩雠旧相家。
陵阙生哀回夕照,河山垂泪发春花。
相将便是天涯侣,不用虚乘犯斗槎。
白下西风落叶侵,重来此地一登临。
清笳皓月秋依垒,野烧寒星夜出林。
万古河山应有主,频年戈甲苦相寻。
从教一掬新亭泪,江水平添十丈深。
露下空林百草残,临风有恸奠椒兰。
韭溪血化幽泉碧,蒿里魂归白日寒。
一代文章亡左马,千秋仁义在吴潘。
巫招虞殡俱零落,欲访遗书远道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