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雪霁贻方干

天外晓岚和雪望,月中归棹带冰行。

相逢半醉吟诗苦,应抵寒猿袅树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遥望天边晨雾与雪交融,月光下归舟载着冰雪前行。
相遇时半醉中吟诵诗歌艰难,恐怕难抵寒夜中猿猴攀树的哀鸣声。

注释

天外:远处。
晓岚:早晨的山岚。
和:与。
雪:雪。
望:眺望。
月中:月光下。
归棹:归航的小船。
带:带着。
冰行:载着冰前行。
相逢:相遇。
半醉:微醉。
吟诗:吟诵诗歌。
苦:艰难。
应:大概。
抵:抵挡。
寒猿:寒冷季节的猿猴。
袅树声:攀树发出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雪后镜湖的景象。诗人站在天外,远望着被雪覆盖的岚山和湖面上的雪景,月光下,一切都笼罩在一片洁白之中。"月中归棹带冰行"则表达了诗人驾舟而行,舟棹触水带起冰花,行进于这宁静的雪地和寒冰之中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诗人与友人的相遇。"相逢半醉吟诗苦"表现出诗人在这个清晨,与朋友偶遇时,他们或许饮酒至半醉,共同吟诵着诗歌,但其中也蕴含了一种哀愁和无奈。最后一句"应抵寒猿袅树声"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情感与周遭环境的呼应:在这清晨的雪地里,甚至连树上的猿猴都被严寒封冻,只能发出微弱而凄厉的声音,这声音似乎也在回应诗人的心声。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月光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深邃宁静而又不无哀伤的早晨镜湖之景,同时也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沉郁与感慨。

收录诗词(80)

崔道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另有《东浮集》9卷,当为入闽后所作。与司空图、方干为诗友。《全唐诗》录存其诗近八十首

  • 籍贯:自号东瓯散
  • 生卒年:880年前—907年

相关古诗词

梅花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江夕

江心秋月白,起柁信潮行。

蛟龙化为人,半夜吹笛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江鸥

白鸟波上栖,见人懒飞起。

为有求鱼心,不是恋江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拟乐府子夜四时歌四首(其一)

吴子爱桃李,月色不到地。

明朝欲看花,六宫人不睡。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