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夕

江心秋月白,起柁信潮行。

蛟龙化为人,半夜吹笛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江面上秋天的月光皎洁明亮
船夫根据潮汐启动舵桨启程

注释

江心:江面中心。
秋月:秋季的月亮。
白:明亮。
起柁:起航,启动舵。
信潮:顺着潮水。
蛟龙:神话中的龙,这里可能象征力量或神秘。
化为:变化成为。
人:人类。
半夜:深夜。
吹笛声:吹奏笛子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江景的画面。"江心秋月白"一句,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宁静的场景,秋月悬挂在江中心,银白色的光辉洒满水面,营造出一种清冷与孤寂的氛围。

"起柁信潮行",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顺势而为的心境。这里的“起柁”指的是船只在潮汐之际启航,“信潮行”则是说依托潮水前进,这两字传递出一种随波逐流、顺其自然的情怀。

接下来的"蛟龙化为人,半夜吹笛声"一句,则充满了神秘与梦幻色彩。蛟龙在中国文化中往往象征着变幻莫测的力量,它们能够变化成人的形态,体现出古人对于自然万物之妙不可言的赞叹。而“半夜吹笛声”则是诗人捕捉到了一个特别时刻——深夜,蛟龙化身为人,在寂静中吹奏着笛子,声音在江上飘荡,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秋月、潮水、神秘生物和夜半笛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深邃情感与艺术想象力的融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收录诗词(80)

崔道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另有《东浮集》9卷,当为入闽后所作。与司空图、方干为诗友。《全唐诗》录存其诗近八十首

  • 籍贯:自号东瓯散
  • 生卒年:880年前—907年

相关古诗词

江鸥

白鸟波上栖,见人懒飞起。

为有求鱼心,不是恋江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拟乐府子夜四时歌四首(其一)

吴子爱桃李,月色不到地。

明朝欲看花,六宫人不睡。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寘]韵

拟乐府子夜四时歌四首(其二)

凉轩待月生,暗里萤飞出。

低回不称意,蛙鸣乱清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质]韵

拟乐府子夜四时歌四首(其三)

月色明如昼,虫声入户多。

狂夫自不归,满地无天河。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