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平像吾友宣老所藏宣示寂久矣余因归朱方遇其徒慈俊乞得之喜而作此

布袜元不破,霜雪遮头颅。

政自要老丑,肯剃颔底须。

经卷聊关身,帐座种种无。

安用古铜瓶,捉以高鼻奴。

草鞋挂龙床,九州一蚍蜉。

如何是木平,初落斤斧欤。

庞眉宣道人,缅想骨已枯。

旧炊玉粒饭,洗钵独我呼。

跛跛迁臣归,饥面黧且癯。

至今说法处,井索缠辘轳。

唐时李卫公,铸铁为浮图。

此塔有坏灭,是事端弗渝。

形式: 古风

翻译

布袜本未破,寒霜覆头颅。
我只求老丑,不愿剃去胡须。
佛经仅关乎我,禅房空荡无物。
何需古铜瓶,让高鼻奴来取。
草鞋挂在龙床边,如同蝼蚁在九州。
木头如何平整,是否初经斧砍。
老僧庞眉宣讲佛法,身影已成枯骨。
过去煮玉般米饭,洗净僧钵独自食。
残废的官员归来,面容憔悴又瘦瘠。
昔日说法之地,绳索仍缠着辘轳。
唐朝李卫公,铸铁造佛塔。
这塔终有损毁,世间事不变如初。

注释

布袜:粗布袜子。
霜雪:寒冷的霜雪。
政:只。
颔底须:下巴的胡须。
经卷:佛经。
帐座:禅房。
古铜瓶:古老的铜制容器。
高鼻奴:指外国人或外族人。
龙床:古代皇帝的床榻。
蚍蜉:比喻非常小的人物或事物。
斤斧:斧头。
庞眉:长眉毛,形容年老。
缅想:怀念,想象。
玉粒饭:珍贵的米饭。
黧且癯:形容脸色黝黑且消瘦。
井索:井上的绳索。
李卫公:唐朝名将李靖。
浮图:佛塔。
坏灭:损坏,毁灭。
弗渝:不变,不改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的高僧生活情景,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他超脱尘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古朴,充满了对佛法修持的深邃思考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布袜元不破,霜雪遮头颅"表现了僧人的简约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结合,他们甚至不惜破费使用布做鞋袜,以至于布袜经久不坏,而头顶则被霜雪覆盖,这既是对他们艰苦修行的一种写照,也反映出他们与自然同在的境界。

"政自要老丑,肯剃颔底须"中,“政”字可能为“正”字之误,指的是僧人对于世俗荣华的摒弃,他们愿意让自己显得老迈不堪,以此来表达对尘世的超然。剃发则是出家人的标志,这里强调了他们对于佛法修持的坚定信仰。

"经卷聊关身,帐座种种无"中,“经卷”指的是佛典,僧人以佛教经典为伴,与世间的繁华无关。帐座,是指居住的地方,这里说“种种无”,则是表达了他们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不求。

"安用古铜瓶,捉以高鼻奴"这两句或许在描绘僧人日常使用的器具以及他们对待仆从的态度。古铜瓶可能是指陈旧的水瓶,而“捉以高鼻奴”则有可能是在描述某种特定的容貌特征或者是对侍从的一种称呼。

"草鞋挂龙床,九州一蚍蜉"中,“草鞋”和“龙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的是简朴的生活方式,而后者则象征着高贵和权势。九州,即古代中国的九个区域,这里用来形容广阔的世界,而“蚍蜉”则是比喻微小无力之物。

"如何是木平,初落斤斧欤"这两句似乎是在提及某种手工艺品或建筑材料的处理过程,其中可能包含了对自然材质加工和再利用的一种思考。

"庞眉宣道人,缅想骨已枯"中,“庞眉”形容的是眉宇间深邃而有智慧之态,这里的“宣道人”是指佛法的传播者,而他们的骨骼已经变得枯干,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旧炊玉粒饭,洗钵独我呼"则是在描述僧人的饮食生活,他们可能在使用过去剩下的米粒煮饭,而“洗钵”则是清洗食器的动作,这里表达了一种孤独和超然的心境。

"跛跛迁臣归,饥面黧且癯"中,“跛跛”形容的是步态不稳的样子,“迁臣”可能指的是古代被贬官的人物,这里的“归”字或许是在表达一种回归自然或者精神上的归宿。饥饿和面色黧黑则是对身体状况的一种描绘。

"至今说法处,井索缠辘轳"这两句似乎是在提及某个地方的佛法传授,而“井索”可能在形容寻找或者探究的动作,“缠辘轳”则可能是对某种物品或道具的一种描写。

"唐时李卫公,铸铁为浮图"这两句提到了历史上的一个人物——李卫公,并且他铸造了铁制的浮屠(即佛塔)。“浮图”一词可能是对这种建筑形式的一种赞美,它超脱于世俗之上,象征着精神的飞扬。

"此塔有坏灭,是事端弗渝"这两句则是在表达对某座佛塔存在损毁的情况以及对于这种事件的思考。这里的“是事”可能在强调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而“端弗渝”则是在表达一种对待事情的态度,意味着不应该忽视这些问题。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们超脱尘世、追求佛法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物质世界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比以补陀刻寄少冯有诗复答之并示杨吉老释介然

我以无作语,刊彼月面背。

遣似吕南山,未要馀子会。

平生太玄雄,犹有一语在。

只怜粥饭和,已复不惊怪。

形式: 古风

王和鼎石铫甚佳以诗丐之

枵腹强自满,日爱几合陈。

豆粥咄嗟办,岂是吾曹人。

故应彭亨腹,称此病瘦身。

君从东海来,便便作云根。

我有紫玉璧,气压连城珍。

要渠作蟹眼,一洗胸次尘。

王郎实好奇,宿昔饱幽事。

莫逆无与畴,端以同臭味。

形式: 古风

王持中读余近诗跋以五绝因次其韵(其一)

秃发敢言文字工,半生端在羁旅中。

君诗底物似妙丽,堕蕊起舞春濛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北湖

北湖真大痴,丑拙人共憎。

宿昔有鼻孔,不穿牯牛绳。

亭亭僧伽塔,要以两脚登。

折腰怕督邮,此事岂吾能。

形式: 古风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