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以补陀刻寄少冯有诗复答之并示杨吉老释介然

我以无作语,刊彼月面背。

遣似吕南山,未要馀子会。

平生太玄雄,犹有一语在。

只怜粥饭和,已复不惊怪。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用沉默代替言语,刻写在月亮的背面。
就像南山的景色,无需向他人详细解说。
我一生追求深奥的学问,但仍有一句话留存。
只感叹日常饮食的平凡,已经不再感到惊奇。

注释

我:诗人自己。
以:用。
无:没有。
作:表达。
语:言语。
刊:刻画。
彼:那。
月面背:月亮的背面。
遣:比喻。
似:像。
吕南:泛指名山,这里可能指吕梁山。
山:山脉。
未:不必。
要:需要。
馀子:其他人。
平生:一生。
太玄:过于深奥。
雄:宏大。
犹:仍然。
一语:一句话。
只:仅仅。
怜:可惜。
粥饭:日常生活。
和:与。
已:已经。
复:再。
不惊怪:不再感到惊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则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开篇“我以无作语,刊彼月面背”,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与世俗功名利禄保持距离,只是静观月亮而已。"遣似吕南山,未要馀子会"中,吕南山可能是虚构的地方,未要馀子的“会”字有聚集的意思,诗人通过这种比喻,强调自己不愿参与世间纷争和忙碌。

"平生太玄雄,犹有一语在"显示了诗人的高洁个性和对哲学思想的追求,即便是平凡的一生,也仍旧保有超脱尘俗的一丝高远志向。最后两句“只怜粥饭和,已复不惊怪”,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珍惜以及面对世事变迁时的豁达心态。

整首诗通过月亮、山脉等自然元素,以及对平淡生活的体验,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和哲学情怀。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王和鼎石铫甚佳以诗丐之

枵腹强自满,日爱几合陈。

豆粥咄嗟办,岂是吾曹人。

故应彭亨腹,称此病瘦身。

君从东海来,便便作云根。

我有紫玉璧,气压连城珍。

要渠作蟹眼,一洗胸次尘。

王郎实好奇,宿昔饱幽事。

莫逆无与畴,端以同臭味。

形式: 古风

王持中读余近诗跋以五绝因次其韵(其一)

秃发敢言文字工,半生端在羁旅中。

君诗底物似妙丽,堕蕊起舞春濛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北湖

北湖真大痴,丑拙人共憎。

宿昔有鼻孔,不穿牯牛绳。

亭亭僧伽塔,要以两脚登。

折腰怕督邮,此事岂吾能。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北湖饱饭径寝颓然甘甚殆畴昔所未有也作此以示阿坰

读书聊尔只欲眠,半世浪比边孝先。

白头来煮阿弓糜,偶然甘寝如许奇。

醍醐酥乳无上味,方我饱眠方掩鼻。

诸天种种妙伎乐,方我饱眠堪作恶。

北湖久参真法器,老年端入睡三昧。

齁齁休遣莺唤醒,妙处只今儿辈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