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行

门前洲渚春水生,浩淼远与淮流平。

吴艑楚舸泊门下,睡乡伊轧皆橹声。

经时卧病出门望,但见短草摇天青。

水落不知处,草青行复枯。

行人如豆马如蚁,出没草际行蠕蠕。

若教此地不为浸,岂非万顷真膏腴。

长淮树底渺难辨,极浦征帆有时见。

帆影还争落日飞,鼓声或递回风便。

一行雁带商飙来,散作秋阴满淮甸。

支筇独立何苍然,万里势落萧辽天。

客魂久已迷下蔡,地气莽欲开中原。

世情生落尽如水,何必桑田与沧海。

等闲风景伤羁人,我客兹邦已弥载。

故乡昨日邮筒来,石田荦确生蒿莱。

老亲日日倚门望,试问游子何时归。

沙洲行复别伊去,明岁水生无我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沙洲行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首句“门前洲渚春水生”,点明了地点和季节,春水初生,洲渚环绕,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浩淼远与淮流平”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水面的广阔与平静,与远处的淮河相接,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视觉效果。

“吴艑楚舸泊门下,睡乡伊轧皆橹声”描绘了舟船停泊的场景,以及船只在水中轻轻摇晃的声音,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梦境之中。而“经时卧病出门望,但见短草摇天青”则表达了诗人因病卧床,只能透过窗户望向外面的世界,只见短草随风摇曳,天空呈现出一片青色,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自由的渴望。

接下来的几句“水落不知处,草青行复枯。行人如豆马如蚁,出没草际行蠕蠕”通过比喻和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脆弱。水位的升降、草的生长与枯萎、行人的渺小与马的微小,都体现了大自然的循环与生命的短暂。

“若教此地不为浸,岂非万顷真膏腴”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赞美,如果这里没有遭受洪水的侵袭,那么它将是肥沃的土地,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长淮树底渺难辨,极浦征帆有时见。帆影还争落日飞,鼓声或递回风便”描绘了淮河两岸的景色,以及帆船在夕阳下的美丽画面,同时通过“鼓声”这一细节,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一行雁带商飙来,散作秋阴满淮甸”通过雁群的南迁,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支筇独立何苍然,万里势落萧辽天”表达了诗人独自站立于天地之间的孤独与感慨,以及对远方世界的向往。

“客魂久已迷下蔡,地气莽欲开中原”通过“客魂”的迷失,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对故乡的思念。

“世情生落尽如水,何必桑田与沧海”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永恒不变事物的追求。

“等闲风景伤羁人,我客兹邦已弥载”表达了诗人对眼前风景的感触,以及长时间客居他乡的疲惫与无奈。

最后,“故乡昨日邮筒来,石田荦确生蒿莱。老亲日日倚门望,试问游子何时归”描绘了诗人收到家书的情景,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表达了强烈的归乡愿望。

“沙洲行复别伊去,明岁水生无我住”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沙洲,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充满了离别的哀愁。

整首诗情感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故乡和亲情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与希望的向往。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尹六丈为作云峰阁图歌以为赠

出君胸中随意之丘壑,图我悬崖万伋之高阁。

断腰破顶峰状千,缭石穿松云态各。

弄君笔头随意之丹青,使我鸠形鹄面生光莹。

风座扫尽出真相,土木块然还旧形。

蓬莱玄圃藐姑射,摄入横图不盈尺。

云邪峰邪重复重,杳然不知图所终。

故令阁势欲飞去,位我读书长啸于其中。

咄哉此客太相逼,揽镜依然旧相识。

周旋与我成三人,毕竟置身高处得。

我曾夜半登祝融,铁笛叫出金钲红。

又曾黄山看铺海,石壁云踪至今在。

他如匡庐九子,天台四明。

旧游一一归梦境,君画与我通心灵。

从今卧游不复梦,但恐披图意飞动。

五岳寻真愿总乖,千秋作赋才何用。

碧海难骑李白鲸,红尘渐老嵇康凤。

客里相逢意转亲,袖君高手尽麒麟。

若论此日图中客,亦是寻常行路人。

形式: 古风

失题

神清骨冷何由俗,凤泊鸾飘信可哀。

何处好山时梦到,一声清磬每惊回。

定知前路合长往,疑是此身真再来。

闻道玉皇香案下,有人怜我在尘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为沈莩亭题揽镜图

便道三生路不迷,此生幽恨已难齐。

分行泪碧凝遗挂,积寸心烟袅旧题。

早岁子荆伤永逝,半生摩诘判孤栖。

黄金买尽浑难铸,留待他年紫诰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梁可堂为作山木册因题其上

贱子原多癖,先生自不闲。

夜归江上梦,晨点雨中山。

寒翠自然积,野云何处还。

愿从幽绝境,对结屋三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