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人书

卿相一岁俸,寒儒一生费。

人爵固不同,天爵何尝匮。

不有霜与雪,安知松与桂。

虽无官自高,岂无道自贵。

形式: 古风

翻译

卿相一年的俸禄,寒门学者一生的花费。
人的地位本就不同,天赋的才能又怎么会匮乏。
没有霜和雪的考验,怎能知道松树和桂树的坚韧。
即使没有官职显赫,难道就没有道德的高贵。

注释

卿相:高级官员。
寒儒:贫穷的读书人。
人爵:人的社会地位或头衔。
天爵:天赋的才能或品德。
匮:缺乏。
霜与雪: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考验。
松与桂:常用来象征坚韧和高洁。
官自高:官职显赫。
道自贵:道德的高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所作的《答人书》中的一节。诗人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社会地位和内在价值的不同看法。他指出,高官厚禄是一年一度的卿相收入,而寒门学子可能需要一生的努力才能积累知识。他强调,人的社会地位(人爵)虽然有别,但每个人都有天赋的道德品质(天爵),这是不会匮乏的。诗人进一步通过比喻,说明只有经历过严冬的霜雪,才能显现出松树和桂树的坚韧与芬芳,寓意只有经过生活的磨砺,人才能展现出真正的价值。最后,诗人表达出即使没有显赫的官职,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高尚情操也能使人自尊自贵。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邵雍倡导的道德修养和内在精神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答人书言

无位立事难,逢时建功易。

求全自有毁,举大须略细。

去恶虑伤恩,存恶忧害义。

徒有仁者心,殊无仁者意。

形式: 古风

答人书意

仲尼言正性,子舆言践形。

二者能自得,殆不为虚生。

所交若以道,所感若以诚。

虽三军在前,而莫得之凌。

形式: 古风

答友人

何者名为善处身,非惟能武又能文。

可行可止存诸己,或是或非系在人。

遍数古来贤所得,历观天下事须真。

吉凶悔吝生乎动,刚毅木讷近于仁。

易地皆然休计较,不言而信省开陈。

虽居蛮貊亦行矣,无患乡闾情未亲。

形式: 排律

答客吟

说者从来太过乎,道须能卷又能舒。

人间好事不常有,天下奇才何处无。

年近从心唯策杖,诗逢得意便操觚。

快心亦恐诗拘束,更把狂诗大字书。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