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阃治十咏(其一)华明堂

要识披图际,还同枉驾时。

未应成否论,汉德有兴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要想真正理解这幅画的意境,就像你以前特意来访一样。
不能仅凭一时成败就评判一切,汉朝的兴盛与衰落自有其历史规律。

注释

识:理解。
披图际:理解画作的深层含义。
枉驾:特意来访。
应:应该。
成否:成功或失败。
汉德:汉朝的德行。
兴衰:兴盛与衰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曾伯的作品,名为《重庆阃治十咏(其一)华明堂》。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作者对历史兴衰规律的深刻理解。

"要识披图际,还同枉驾时。"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洞察历史变迁,认识到国家治理与个人修养之间的关系。"披图际"指的是通过学习历史来了解时代变迁,而"枉驾"则是比喻失误和错误的行为。这里强调了对过去经验的反思,以避免重蹈覆辙。

"未应成否论,汉德有兴衰。"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评价的谨慎态度,认为不应该武断地对历史事件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因为历史的发展总是有其复杂性和多面性,如同汉朝的兴衰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古今治乱原因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修养和哲理思辨,同时也反映出了宋代士大夫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使命的关切。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重庆阃治十咏(其八)吟啸

坐却并州骑,行思楚泽渔。

斯亭著斯客,斯意竟何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重庆阃治十咏(其二)尊安堂

尧舜君民学,吾儒共讲磨。

一毫如有愧,其若此堂何。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重庆阃治十咏(其四)集思堂

先以一诚格,斯能众正招。

要来堂下蔑,勿徇帐中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重庆阃治十咏(其九)横舟

不早浮槎去,焉能罔水行。

叩舷谁共语,载不尽高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