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行逢征东将士却寄梅中丞

烽火城西百将屯,寒烟晓爨万家村。

雄边子弟夸雕鞯,绝塞将军蚤闭门。

傍海何年知浪静,登坛空自拜君恩。

云中今有真颇牧,安得移来觐至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将士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深沉的情感。首句“烽火城西百将屯”,以烽火台为背景,点出边防重镇,百将屯驻,营造出紧张而肃穆的氛围。接着“寒烟晓爨万家村”一句,通过晨炊的炊烟与寒冷的烟雾交织,既展现了边疆的自然风貌,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孤独。

“雄边子弟夸雕鞯,绝塞将军蚤闭门。”两句进一步刻画了边疆将士的形象,他们英勇无畏,以雕鞍为荣,但同时也面临着早闭门的孤寂与挑战。这种对比,凸显了边疆生活中的矛盾与复杂性。

“傍海何年知浪静,登坛空自拜君恩。”这两句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君主恩泽的期待。在动荡的海面上,何时才能迎来安宁?将士们虽受君王封赏,但内心仍充满对稳定与和平的向往。

最后,“云中今有真颇牧,安得移来觐至尊。”引用历史上的名将赵奢(颇)和李牧(牧),表达了对当今边疆将领的敬仰,并希望他们能像历史上的英雄一样,保护国家,维护边疆安宁。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期盼,希望这些杰出的将领能得到更高的赏识和重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将士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以及对和平与国家安定的深切渴望,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48)

李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 字:宏甫
  • 号:卓吾
  • 籍贯:福建泉州
  • 生卒年:1527~1602

相关古诗词

晚过居庸

重门天险设居庸,百二山河势转雄。

关吏不闻占紫气,行人或共说非熊。

湾环出水马蹄涩,回复穿云月露融。

燕市即今休感慨,汉家封事已从容。

形式: 七言律诗

九日至极乐寺闻袁中郎且至因喜而赋

世道由来未可孤,百年端的是吾徒。

时逢重九花应醉,人至论心病亦苏。

老桧深枝喧暮鹊,西风落日下庭梧。

黄金台上思千里,为报中郎速进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元日极乐寺大雨雪

万国衣冠共一新,婆娑独占上方春。

谁知向阙山呼日,正是飞花极乐辰。

寂寂僧归云际寺,溶溶月照陇头人。

年来鬓发随刀落,欲脱尘劳却惹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雨中塔寺和袁小修韵

无端滞落此江濒,雨湿征衫逢故人。

但道三元犹浪迹,谁知深院有孙身。

才倾八斗难留客,酒赋千钟不厌贫。

自是仙郎佳况在,何妨老子倍精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