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锁山十咏(其七)云根石

行云倏变灭,本作须臾期。

山灵护清气,英英幻真姿。

旧雨洗犹在,高风吹不移。

触石有动意,出岫无还时。

扶桑如可薪,鍊此白玉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云彩瞬息万变,原本期望转眼即逝。
山中的精灵守护着清新的气息,显现出奇妙的真实形态。
历经风雨洗礼的旧友依然存在,即使强风吹也吹不走。
触碰石头就有生机显现,离开山谷就不再回归。
如果扶桑树能作为燃料,我愿炼制这洁白如玉的仙草。

注释

倏变:形容变化迅速。
须臾:极短的时间。
山灵:指山中的神灵或自然之力。
英英:形容声音清脆或景象鲜明。
旧雨:老朋友,比喻久别重逢的朋友。
鍊:炼制,锻造。
白玉芝:象征仙草或珍贵药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易简的作品,名为《九锁山十咏(其七)云根石》。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独特的情感寄托。

“行云倏变灭,本作须臾期。” 这两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行云变化无常,如同人的生命转瞬即逝。诗人强调“本作须臾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要抓住眼前时光,珍惜每一刻的思想。

“山灵护清气,英英幻真姿。”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自然的意境,山中的精灵在保护着纯净之气,而这种气息又塑造出一种英俊不凡的真实形象。这里的“英英”形容词用得非常生动,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中那种难以言说的美好感受。

“旧雨洗犹在,高风吹不移。” 旧雨后的清新依然留存,而高风吹过,却未能改变山石的坚定,这两句描绘出一种经历沧桑而不失本色的坚韧之美。

“触石有动意,出岫无还时。”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亲近的心境。触摸到山石,似乎能感受到其中的某种意志,而一旦走出山谷,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时间。这不仅是对自然之旅的写照,也反映了一种对于生命无常的深刻体会。

“扶桑如可薪,鍊此白玉芝。” 最后两句诗人以比喻的手法,将扶桑(一種植物)比作可以燃燒的柴火,而鍊煉(提純)出的是像白玉一样珍貴的芝草。这既是对自然界中宝贵之物的赞美,也可能隐含着诗人对于自己精神追求和修养的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石云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收录诗词(22)

王易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锁山十咏(其六)仙迹岩

古来得道人,一往无留踪。

胡为恋幽绝,努力抗祖龙。

冠簪宛如刻,藓蔓不敢封。

形化影未灭,石坚诚可通。

灵仙去已遥,聊尔惊凡庸。

形式: 古风

九锁山十咏(其十)丹泉

泠泠佩行空,湛湛镜无滓。

至洁漱岩骨,馀润蒸石髓。

山上真人居,鼎灶长不毁。

犹闻洗药香,渐作落花水。

临流且勿尝,清音濯幽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九锁山十咏(其四)龙洞

晴矼步清空,洞户抚巀嶭。

何年出水龙,张口见齿舌。

相传此得名,灵骨蜕如雪。

岂其风霆化,诘曲馀故穴。

想当夜半归,九锁一时掣。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咏保母帖

黄閍断刻得者谁,双松下殉方壶螭。

其文记述保母李,云是大令之所为。

点画安知尚年少,笔不可掣从儿时。

当其翰墨托久计,异哉岁月如前期。

为怜樵人巧收拾,岂无行道犹嗟咨。

残砖裹送平原家,阅古众帖奚独遗。

穷诹远引商是非,具眼落落多传疑。

尘埃尺纸拂陈迹,闻君好事捲赠之。

简编无端发汲冢,陵谷何年沈岘碑。

坐中赏识本易厌,世外隐伏劳旁窥。

骚人胜士一朝玩,孝子慈孙千古悲。

君不见钟侯书法亦大奇,下穿墟墓求其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