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已恨亲皆远,谁怜友复稀。
君王未西顾,游宦尽东归。
塞迥山河净,天长云树微。
方同菊花节,相待洛阳扉。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作品,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怅惘和不舍。首句“已恨亲皆远”表现了诗人对于亲朋好友远去的哀愁,而第二句“谁怜友复稀”则是进一步强调了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理解和同情朋友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第三句“君王未西顾”中的“君王”指的是皇帝,这里的“未西顾”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朝廷的眷恋之情,或者是对即将离开的友人的不舍。第四句“游宦尽东归”则描绘了那些外出做官的人最终都要回到东方故土的场景。
第五句“塞迥山河净”和第六句“天长云树微”共同营造了一种边塞萧瑟、自然清幽的意境。这里的“塞迥”指的是边疆的险要之地,而“山河净”则是对那里的自然风光给予的赞美。
最后两句“方同菊花节,相待洛阳扉”中,“方同菊花节”意味着时间与菊花盛开的季节相吻合,这里可能暗指秋天,而“相待洛阳扉”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洛阳城门前与朋友久待,不忍离去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一种淡远而深长的情怀。
不详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惭未报主人恩。
草木尽能酬雨露,荣枯安敢问乾坤。
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埽门。
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
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
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
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
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