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

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

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

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不知道自己生性疏懒粗鄙,一年到头住在繁华的都城。
门前从来没有车马的痕迹,院子里尽是一片蝉的叫声。
身上有病痛吟诗虽觉辛苦,不再做官梦境已变得幽清。
什么时候去学学禅机参悟,皈依佛家好古修道的先生。

注释

疏鄙:粗野,俗陋。
这里指诗人自己疏懒的性格。
过门:登门;上门。
休官:辞去官职。
禅观:即禅理、禅道,学佛参禅。
禅,梵语“禅那”的省略,意“静思自虐”,“思维修”,为心注一境、正深思虑的意思。
观,即观照。
古先生:道家对佛的称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表明诗人已习惯了平淡而又偏远的生活,不再觉得这种生活有什么不足,也愿意终老于此。

"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则形象地描绘出一种极为宁静、与世隔绝的景象。没有来访者的马蹄声,只有蝉虫的鸣叫伴随着诗人的日常,这种环境让人不禁联想到了古代隐逸之士的生活。

"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透露出诗人虽然身体不适,但放弃了官职后,心灵得以释然,无拘无束。这里的“吟”暗示着一种平和、自在的心态,即便是在病中,也能找到一份宁静。

最后两句"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禅道、追随古代高僧的向往。这里的“何当”意味着期待和渴望,而“古先生”则是对那些已故高僧的尊称,显示出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以及希望能像他们那样达到心灵的彻底解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写宁静的居所、淡泊的心态和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展现了一个士人对于超然物外生活理想的向往。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闲居晚夏

闲居无事扰,旧病亦多痊。

选字诗中老,看山屋外眠。

片霞侵落日,繁叶咽鸣蝉。

对此心还乐,谁知乏酒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闲居遣兴

终年城里住,门户似山林。

客怪身名晚,妻嫌酒病深。

写方多识药,失谱废弹琴。

文字非经济,空虚用破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闲居遣怀十首(其二)

闲卧销长日,亲朋笑我疏。

诗篇随分有,人事度年无。

情性僻难改,愁怀酒为除。

谁能思此计,空备满床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