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独留尉氏,有客入驿,呼与饮,至醉,诘旦客南去,竟不知其谁

古驿无人雪满庭,有客冒雪来自北。

纷纷笠上已盈寸,下马登堂面苍黑。

苦寒有酒不能饮,见之何必问相识。

我酌徐徐不满觥,看客倒尽不留涩。

千门昼闭行路绝,相与笑语不知夕。

醉中不复问姓名,上马忽去横短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大雪过后的静谧景象和一段意外的邂逅。首句"古驿无人雪满庭",设定了一个荒凉古老的驿站,在大雪覆盖下的宁静与孤寂。紧接着"有客冒雪来自北",突兀地出现了一位从严寒中来到的旅人,这位旅人的到来打破了这片宁静,同时也带来了些许暖意。

下面几句"纷纷笠上已盈寸,下马登堂面苍黑。苦寒有酒不能饮,见之何必问相识",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旅人在大雪中的狼狈形象,以及诗中主人对其不经意间的同情与接纳。这位主人没有过多追问旅人的身份,只是出于人性的共鸣,邀请他共同畅饮,以驱寒暖身。

"我酌徐徐不满觥,看客倒尽不留涩。千门昼闭行路绝,相与笑语不知夕"中的酒宴场景,透露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纯粹享受,以及在大雪封锁了尘世纷扰后的那份难得的宁静和欢愉。

最后两句"醉中不复问姓名,上马忽去横短策"则交代了旅人在酒酣之际,依旧未露真面目,匆忙上马而去的场景。诗中的主人也没有过多追究,只是静观其变,这种淡然与豁达,也是这首诗所传递出的另一层意境。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大雪中驿站和旅人形象的细腻描写,以及主人与旅人的邂逅,展现了自然界的苍茫与人类情感的温暖。同时,这首诗也透露出一种超越世俗纷争的人生态度,那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寻找的一份宁静与和谐。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朱亥墓

昔日朱公子,雄豪不可追。

今来游故国,大冢屈称儿。

平日轻公相,千金弃若遗。

梁人不好事,名姓寄当时。

鲁史盗齐豹,求名谁复知。

慎无怨世俗,犹不遭仲尼。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韵水官诗

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

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

阎子本缝掖,畴昔慕云、渊。

丹青偶为戏,染指初尝鼋。

爱之不自已,笔势如风翻。

传闻贞观中,左衽解椎鬟。

南夷羞白雉,佛国贡青莲。

诏令拟王会,别殿写戎蛮。

熊冠金络额,豹袖拥幡旃。

传入应门内,俯伏脱剑弮。

天姿俨龙凤,杂沓朝鹏鳣。

神功与绝迹,后世两莫扳。

自从李氏亡,群盗窃山川。

长安三日火,至宝随飞烟。

尚有脱身者,漂流东出关。

三官岂容独,得此今已偏。

吁嗟至神物,会合当有年。

京城诸权贵,欲取百计难。

赠以玉如意,岂能动高禅。

惟应一篇诗,皎若画在前。

形式: 古风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垄隔,但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我苦悽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形式: 古风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