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江汉朝宗图

江之水,出岷山,汉之水,出嶓冢,万古波涛坤轴动。

荆州东下汇流长,江汉朝宗名益重。

大哉金陵天子都,万方臣子争奔趋。

有如百川到溟渤,混茫无际涵空虚。

贤王受命封蜀土,忠孝为藩奉君父。

大峨遥挹北辰高,保障西南天一柱。

江之永,汉之广,蘼芜绿草年年长。

谁知派自天潢分,天潢近在青冥上。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以江汉之水起兴,描绘了江汉水系的源远流长与汇合交融,象征着万国归心、朝贡天子的宏大景象。诗中“荆州东下汇流长,江汉朝宗名益重”一句,既赞颂了江汉水系的自然壮丽,也隐喻了古代中国四海归一、万邦朝宗的政治格局。接着,“大哉金陵天子都,万方臣子争奔趋”则进一步渲染了帝王都城的威严与臣民的忠诚。

“有如百川到溟渤,混茫无际涵空虚”运用比喻手法,将江河比作众多臣民汇聚于天子之下,形象地展现了天下归心的盛况。而“贤王受命封蜀土,忠孝为藩奉君父”则点明了蜀地在维护国家统一中的重要角色,强调了忠孝之道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

最后,“大峨遥挹北辰高,保障西南天一柱”以大峨山象征蜀地,表达了蜀地对中央政权的坚定支持与保护作用,如同守护西南的一根支柱。全诗通过描绘江汉水系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政治寓意,展现了古代中国幅员辽阔、四海归心的宏大气象。

“江之永,汉之广,蘼芜绿草年年长”,诗人以江水的永恒与广袤,以及蘼芜绿草的生生不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谁知派自天潢分,天潢近在青冥上”,则以天潢(古代指天帝的血统)的分派,暗示了皇权的神圣与深远,以及其与天地之间的密切联系。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深沉的历史与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潭府四畅亭

读古书,弹古琴,一亭风月开清襟。

临池洗砚写新句,玉壶旨酒时一斟。

如此四畅,载登载临。

美哉修身治国,上顺君父,足以大畅吾王之心。

梁园咏雪,多士如林。河间礼乐,和乐且耽。

既不泥乎声色,亦不纵乎田禽。

此亭燕坐自朝夕,亭前花木春阴阴。

衡山高,湘水深,天长地久扬德音。

形式: 古风

送思上人还霅上

玄冬雨雪方载阴,闭门黄叶和云深。

重冈复岭乌不度,岂有远客来相寻。

怜君两屐无新齿,足趼荒途五百里。

扪萝高陟麻姑坛,斧冰乱涉琴高水。

为我岩居十日留,夜窗说尽东西州。

平生故人得消息,既有新喜仍新愁。

我方无以慰幽独,子来何迟去何速。

山川悠悠锡影孤,海阔天高一黄鹄。

谢君相知未深厚,索我诗词我何有。

自嗟百挫英气摧,敢以文字誇人口。

君当盛年宜自强,美玉雕琢为圭璋。

明朝别后母相忘,水晶宫里泾川傍。

形式: 古风

东皋老人歌

东皋老人七十馀,眼明能读细字书。

年来不肯城郭住,无事只爱东皋居。

东皋所居良不俗,松竹桑榆翠围屋。

前畦后圃花相映,满眼儿孙美如玉。

老人心中乐闲旷,时时倚杖东皋上。

乌纱侧裹酒半酣,目送飞云度青嶂。

吾知老人与世违,东皋幽处无是非。

吁嗟怵迫何所为,世间富贵多危机。

形式: 古风

雪舟图为王公择作

小船载雪月明里,一色溪山夜如水。

岩前哀狖噤无声,沙上眠鸥惊不起。

引觞击楫歌调清,到门兴尽非无情。

丹青岂必图千载,王氏风流今尚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