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其一)

舟楫才猷大,冰霜德操坚。

陶钧成茂业,书史乐高年。

瞻望簪绅共,吁嗟馆舍捐。

举时无异论,方信令名全。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他的才华如同船只和策略宏大,品德像冰霜一样坚定。
他像陶工精心塑造,成就了伟大的事业,沉浸在读书写字的乐趣中度过了晚年。
仰望那些尊贵的官员们,感叹他的住所被捐献出去。
在当时无人异议,这更证明了他的名声完全由美德赢得。

注释

舟楫:比喻才华出众。
才猷:才能和谋略。
冰霜:形容品德坚定不移。
德操:道德操守。
陶钧:比喻精心塑造或管理。
茂业:伟大的事业。
书史:读书和写字。
乐:享受。
簪绅:古代官员的服饰,借指官员。
捐:捐献,此处可能指故居被捐赠。
异论:不同的意见。
令名:美好的名声。

鉴赏

这段诗文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的作品,属于古典诗词中的挽歌体裁。挽歌是一种用于悼念先人或亲友逝世的诗歌形式,它通常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崇敬之情。

舟楫才猷大:开篇即以“舟楫”比喻行船,意味着航行生活的艰难与挑战,而“才猷大”则形容人物才能广大,显示出诗中所悼念者的非凡才华。

冰霜德操坚:此句通过“冰霜”象征纯洁无瑕,结合“德操坚”,表达了逝者品德高尚、坚定不移的品格。

陶钧成茂业:陶钧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陶冶铸造之物,比喻诗中人物的才华与功绩已经成为后世传颂的丰碑。成茂业则强调了其事业的辉煌和对后人的影响。

书史乐高年:此句通过“书史”指代记录历史,表明逝者的事迹已被载入史册,而“乐高年”则是对逝者长寿或精神状态的一种祝福。

瞻望簪绅共: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和怀念之情,“簪绅”可能指的是装饰品,象征着美好记忆的共享。

吁嗟馆舍捐:“吁嗟”表示感慨或悲伤的情绪,而“馆舍捐”则可能暗示了对逝者遗留物品的珍视和纪念。

举时无异论,方信令名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评价在当时已是众口皆碑,无人异议,同时也肯定了逝者名声的完美与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不仅通过精巧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赞颂了逝者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而且还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以及对其永恒精神遗产的缅怀。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竹坞

二何迹相继,竹坞日阴森。

欲识养民意,先观爱物心。

低垂樽俎冷,密映管弦深。

勿怪湖光少,年来碧影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自嘲

英名愧终贾,高节谢巢由。

直取云山笑,空为簪组羞。

浮沈乖俗好,隐显拙身谋。

惆怅临清鉴,霜毛不待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自嘲

盘飧罗新蔬,充腹不求馀。

穷巷昼扃户,闲轩卧读书。

有心齐塞马,无意羡川鱼。

世道方邀逐,如君术已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致政王侍郎挽歌二首(其二)

振鹭辞灵沼,冥鸿翔太虚。

清朝解鸣玉,旧里挂安车。

诗酒江山胜,园林俸禄馀。

所忠今不往,谁奏茂陵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