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山集时庚戌寒夜雪中

涪翁而后有彭城,天地孤怀往复倾。

谁谓一篇当此夜,欢然相接若平生。

熙丰朝右原多故,坛坫江西独主盟。

却是诗名掩高节,岁寒风雪想峥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涪翁之后是彭城,他的孤独情怀反复流淌。
谁能料到在这个夜晚,能如此愉快地相遇,仿佛是老朋友重逢。
熙宁、元丰年间,原有许多变故,但江西的文坛独他为主导。
然而,他的诗名反而掩盖了他的高尚节操,即使在寒冬风雪中,人们仍怀念他的峥嵘岁月。

注释

涪翁:指黄庭坚,字鲁直,号涪翁,宋代著名诗人。
彭城:指徐州,黄庭坚曾任知州,彭城为其别称。
一篇:此处指黄庭坚的诗作。
欢然相接:形容心情愉悦,如同老友重逢。
熙丰:宋神宗年号。
坛坫:古代祭祀或会盟时所设的土台,此处代指文坛。
高节:高尚的节操。
峥嵘:形容人品出众,不平凡。

鉴赏

这首诗是黄节在清末近现代初年读完读后山集(即宋代诗人陈师道的诗集)后,在庚戌寒夜雪中的感怀之作。诗中,黄节首先将陈师道与彭城(指苏轼)并提,赞扬他在文学上的独特地位,称其诗歌情感深沉,如同天地间孤独的情怀反复回荡。接着,诗人感叹在这样的深夜,能与陈师道的诗篇相遇,仿佛与他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如同老友重逢。

诗的下句提到熙丰年间(北宋时期),陈师道在江西坛坫(学术文化中心)的地位,暗示了他对文学的贡献和影响力。然而,黄节认为陈师道的诗名虽然显著,但他的高尚节操更为人所敬仰,即使在寒冬风雪中,他的精神形象依然显得峻峭而卓越。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陈师道诗才与人格的双重赞美,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深深敬仰和对文学经典的感慨。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證道歌(其八十)

语默动静体安然,谢三抛下钓鱼船。

刚道参方不出岭,痴人犹尚走如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證道歌(其一一九)

万象森罗影现中,无头无尾耀玲珑。

常光运运从何起,始觉浑身赤挞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證道歌(其一一五)

无相无空无不空,拈槌竖拂警盲聋。

解道狗子无佛性,焉知全体与空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證道歌(其九十九)

争似无为实相门,朝歌暮拍整乾坤。

东边打著西边响,到头只用一光吞。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