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清浅银河暝霭收,汉宫还起曝衣楼。

共瞻月树怜飞鹊,谁泛星槎见饮牛。

弄杼暂应停素手,穿针空待贶明眸。

匆匆一夕填桥苦,不似人间有造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清澈的银河在夜幕中收敛,汉宫又升起晾衣的高楼。
同看月光下的鹊鸟飞翔,谁能乘星槎去寻访那饮水的牛郎。
纺织的女子暂时停下素白的手,穿针引线只为空等明亮的眼睛。
忙碌一夜只为填满鹊桥,这情景不像人间会有造船的劳作。

注释

银河:指天上的银河,古代常用来象征天河或宇宙的广大无垠。
暝霭:夜晚的雾气或暮色。
曝衣楼:古代皇宫中晾晒衣物的地方。
月树:月光照射下的树木,寓意团圆和思念。
星槎:古代神话中的星船,象征着星际旅行。
饮牛:指牛郎星,民间传说中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与织女相会。
素手:洁白的手,形容女子纤细的手指。
贶:赐予,此处指期待的目光。
填桥:指七夕鹊桥相会,鹊鸟用身体搭成的临时桥梁。
造舟:比喻人间的劳作或努力,这里暗示人间没有鹊桥这样的奇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丰富的意象空间和深情的爱恋之情。开篇“清浅银河暝霭收,汉宫还起曝衣楼”两句,通过对月亮下银河水波不兴、汉宫中晾晒衣服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夜晚氛围,诗人似乎在诉说着对遥远爱人的思念之情。

“共瞻月树怜飞鹊,谁泛星槎见饮牛”两句,则是诗人与所爱之人共同仰望明月下的梧桐树,感叹飞鹊的孤单,而又想象着有船只在星光下缓缓行进,看见有人正在舀水饮牛。这里不仅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一丝孤独和渴望。

“弄杼暂应停素手,穿针空待贶明眸”两句,更是深情表达。诗人似乎在用绣花(弄杼)和缝纫(穿针)的动作来比喻等待爱人的时间流逝,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渴望。

“匆匆一夕填桥苦,不似人间有造舟”最后两句,则是诗人感慨于时光易逝,如同填补天上的星河一般辛苦,而现实中并没有能够造出通向爱人之所的船只。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也是对爱情渴望与现实隔阂的哀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恋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和无奈,是一首充满情感魅力和丰富想象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十九哥赴舒州太湖簿仍得假归乡

初官佐邑少嗟咨,且喜乡关得告归。

松菊门前三径在,烟波江上片帆飞。

枌榆旧社虽堪恋,星火严程不可违。

莫为栖鸾尚卑屑,悔将锦袄换蓑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上元夜会慎大詹西斋分题得歌字

帝里风光上元节,乌衣旧巷喜经过。

樽中酒渌宁辞醉,梁上尘飞只欠歌。

坐听禁城传玉漏,起看河汉转金波。

主人爱客春宵永,彩笔题诗奈乐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与客启明

越客逃名误凿坯,汉庭初聘碧鸡才。

操心四十知无惑,削牍三千耻自媒。

苦吟多年依洛社,赋成他日上兰台。

郡斋悬榻流尘满,七见东风落楚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义门胡生南归

南国乌衣族,东京伯始孙。

一枝须折桂,六阙旧旌门。

归思鲈鱼脍,离筵竹叶樽。

秋风正摇落,楚客莫销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