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帝里风光上元节,乌衣旧巷喜经过。
樽中酒渌宁辞醉,梁上尘飞只欠歌。
坐听禁城传玉漏,起看河汉转金波。
主人爱客春宵永,彩笔题诗奈乐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上元节(即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即现在的春节十五)举行的夜间宴会的情景。诗人以生动的笔触,细腻的情感,捕捉了当晚的热闹与欢乐。
首句“帝里风光上元节”直指京城在元宵之夜的繁华景象。紧接着,“乌衣旧巷喜经过”表达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愉悦,乌衣即普通百姓所穿,旧巷则是记忆中的老街区。
第三句“樽中酒渌宁辞醉,梁上尘飞只欠歌”显示宴席上的欢畅气氛,樽中之酒虽然不多,但足以令人微醺,而梁上飘落的尘埃似乎在等待着一曲好歌。
“坐听禁城传玉漏,起看河汉转金波”则是对宴会中的景象和乐声的描绘。诗人既享受着来自皇宫的玉漏之声,也欣赏着窗外河流翻涌的美丽景致。
最后两句“主人爱客春宵永,彩笔题诗奈乐何”表达了主人的盛情厚谊和对宾客的深情款待,以及在这欢乐长夜中,即便是彩色之笔也难以尽述其中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节日风光、宴会气氛、主人情意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温馨与欢乐的夜晚场景。
不详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越客逃名误凿坯,汉庭初聘碧鸡才。
操心四十知无惑,削牍三千耻自媒。
苦吟多年依洛社,赋成他日上兰台。
郡斋悬榻流尘满,七见东风落楚梅。
南国乌衣族,东京伯始孙。
一枝须折桂,六阙旧旌门。
归思鲈鱼脍,离筵竹叶樽。
秋风正摇落,楚客莫销魂。
夕籁起汀葭,秋空送目赊。
绿芜平度鸟,红树远连霞。
水阔迷归棹,风清咽迥笳。
高楼未成下,天际玉钩斜。
释子修行与众殊,铜台连接起精庐。
群公共结二林社,万乘曾回六尺舆。
衣惹天香亲御座,阁成云构倚晴虚。
浮生自恨犹贪禄,未得同翻贝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