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香草参差种,幽花逐旋移。
既添醒酒石,须著放生池。
春在年年好,山来处处奇。
吹箫吾不解,长啸却相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周文璞在初建凤山时的场景。"香草参差种"写出了他精心种植各种香草,排列有序,显示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园艺的细致。"幽花逐旋移"则描绘了花朵随着季节变换而迁移的动态画面,富有生机。
"既添醒酒石,须著放生池"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既有醒酒之石助人清醒,又有放生池寓意着仁爱与自然和谐。"春在年年好,山来处处奇"进一步赞美了春天的美好和山景的奇特,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最后两句"吹箫吾不解,长啸却相宜",诗人自谦不善吹箫,但觉得在这宁静的环境中,长啸反而更能抒发内心的情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营造园林的乐趣,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和独特感悟。
不详
郊原落叶已离离,尚有孤花闯短篱。
小醉不成怜病后,苦吟未了说愁时。
斗鸡走狗爰丝喜,临水登山宋玉悲。
豆角已收无别事,待同野老赴襟期。
星星鬓发卧林丘,诏使东川作郡侯。
髯叟望公来海峤,瘿兵迎守去夔州。
珍图想挂茅斋壁,巧石应随竹钉舟。
教得巴童歌舞好,侍郎千万却归休。
向来洛下老书生,今见诸孙更老成。
不复秀才趋试院,已题文学上铭旌。
泛观今古人亡恨,只有英雄命莫争。
来吊乍闻妻子哭,依然认作读书声。
岸帻坐亭皋,休嗟命不遭。
通幽文似咒,招隐句如骚。
日下桃花热,风低鹤背高。
真游穷不尽,只是酌芳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