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二首(其二)

晓衾孤,残梦破。檐外雪微堕。

瘦损东阳,犹抱影儿卧。呼童半拓窗棂,拥衣欹坐。

乱飘入、玉花冰朵。可知么。

一点乡思随风,冷趁渡江舸。

飞向房栊,相对拨炉火。其如水渺山重,怯寒无那。

枉忆著、谢娘酬和。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清晨的景象与情感。开篇“晓衾孤,残梦破”便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失落的氛围,晨起时分,被子显得格外孤单,梦境也已破碎,暗示着主人公一夜难眠,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檐外雪微堕”一句,将视线引向窗外,轻柔的雪花缓缓飘落,为画面增添了几分静谧与凄美。接着,“瘦损东阳,犹抱影儿卧”,运用典故,暗喻主人公因思念或忧愁而消瘦,即使在寂静的清晨,仍独自蜷缩在床上,与自己的影子相伴,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呼童半拓窗棂,拥衣欹坐”,写出了主人公的行动与姿态,虽有童仆在旁,但内心的情感却难以排解,只能半开窗户,拥着衣物,斜靠而坐,试图从外界寻找一丝慰藉。接下来的“乱飘入、玉花冰朵”,则通过比喻,将雪花比作玉花与冰朵,既描绘了雪花的美丽,也暗示了主人公心境的纯净与高洁。

“可知么。一点乡思随风,冷趁渡江舸。”这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乡思。主人公的思绪随着雪花飘散,仿佛乘着渡江的船只,穿越寒冷,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最后,“飞向房栊,相对拨炉火。其如水渺山重,怯寒无那。枉忆著、谢娘酬和。”进一步深化了情感,无论是温暖的炉火还是遥远的山水,都无法完全驱散内心的寒冷与孤独,对谢娘(古代诗人)的回忆,更增添了情感的复杂性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冬日清晨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主人公深沉的情感世界,既有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有内心情感的复杂与挣扎,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情感洞察力。

收录诗词(225)

王时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诉衷情近

晚香庭院,帘卷西风人瘦。

惊看真比黄花,痛惜惟持翠袖。

无限向时深意,欲语都慵,咽泪频低首。鸳盟久。

几载人前难就。怨歌重唱,尚有芳心逗。依然又。

夜凉衣薄,秋灯影里,坐醒残酒。明月空如昼。

形式: 词牌: 诉衷情近

高阳台

老矣孤踪,贤哉二妙,谈经高锁云关。

不道清时,搜材直到深山。

论交有道兼情好,奈霎时、分散无端。

最伤心,忽卷诗书,一棹江湾。吟笺自写辛酸。

挑起和歌凄咽,迭奏哀弹。

触拨离襟,令余衰泪潸潸。

鸾皇岂是樊篱鸟,趁未飞、振刷翎翰。

但相期,指日扶摇,并列仙班。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谒金门

人似玉。斜坐小屏山曲。病颤歌声花气促。

更谁教喷竹。各向众中称独。欲买千金未足。

一点文人心感触。赛明珠百斛。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蕃女怨

碧桃花下相送后。知是谁瘦。锦笺书,罗带泪。

两边难寄。恹恹心地立东风。暮寒中。

形式: 词牌: 蕃女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