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商洛宰令狐励迎翠楼

西来金衣鹤,书落汝水湄。

云霞映道路,中有迎翠诗。

遥知五斗粟,未办买山资。

政要百尺楼,了此浮天眉。

森然诗中画,想见凭栏时。

朝曦与暮霭,百变皆令姿。

君方领此意,簿书何急为。

众手剧云雨,唯山不瑕痹。

当年四老翁,视世轻于芝。

坐令山偃蹇,不受人招麾。

谁欤楼中客,俯仰与山期。

顾要君折腰,督邮真小儿。

因之感我意,故岩归已迟。

便携灵运屐,不待德璋移。

形式: 古风

翻译

金色的鹤从西方飞来,落在汝水河畔。
云霞映照着道路,其中有迎接绿色的诗篇。
遥想那五斗米官职,却未能筹集买山的钱财。
真正想要的是百尺高楼,了却这如海般的壮志。
诗中如画的景象,仿佛能看见你倚栏远眺的时刻。
晨曦和黄昏的变化,都赋予山峦不同的姿态。
你正领会这份心境,何必急于处理那些文书呢。
众多的手如同云雨般忙碌,唯有山峦无暇他顾。
当年的老人们看待世间,比对待芝草还要轻淡。
他们让山峦保持峻峭,不接受人的指挥。
楼中的客人是谁,与山相约俯仰之间。
你若愿意屈身,那督邮职位真是微不足道。
你的感受触动了我,让我迟迟不愿离开这山岩。
我将带上谢灵运的木屐,无需等待德璋的邀请。

注释

金衣鹤:比喻高贵或稀有之物。
汝水湄:汝水边,指具体地点。
迎翠诗:迎接绿色的诗,可能指山水诗。
五斗粟:形容微薄的俸禄。
浮天眉:形容壮志如天,难以实现。
森然:繁茂的样子,形容诗如画。
簿书:文书、公事。
瑕痹:形容忙碌或劳累。
芝:古代常以芝草象征高洁。
偃蹇:形容山势峻峭。
督邮:古代地方官员。
灵运屐:谢灵运所穿的木屐,象征隐逸生活。
德璋:可能指友人或上级的邀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作的《寄题商洛宰令狐励迎翠楼》,通过对西来金衣鹤的形象描绘,引出友人令狐励在汝水边建起的迎翠楼。诗中赞美了楼阁的壮丽景色,以及令狐励超脱世俗的理想,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更向往隐居山林的生活。诗人想象楼中人与山相约,表达了对友人自由精神的赞赏,并自嘲为督邮般忙碌的人,感叹自己因感同身受而归期推迟。最后,诗人表示要效仿谢灵运,不等待他人邀请,即刻前往欣赏这如画的山水。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寄题康平老眄柯亭

高怀志丘壑,既足不愿馀。

惜哉三径荒,滞彼天一隅。

小筑聊自适,空园辟榛芜。

清影吊高槐,气与西山俱。

何以开子颜,庭柯作森疏。

月露洗尘翳,天风吹笙竽。

方其寓目时,万象供啸呼。

终然成坐忘,天地犹空虚。

券外果何有,浮云只须臾。

乃知钟鼎丰,未胜山林癯。

渊明死千年,日月走名誉。

不肯见督邮,归来守旧庐。

可怜骨已朽,后有谁继渠。

愿子副名实,此事吾欲书。

形式: 古风

徙舍蒙大成赐诗

南北东西共一尘,得坻随处可收身。

卜居赋就知谋拙,入宅诗成觉意新。

三径蓬蒿犹恨浅,九流宾客未嫌贫。

不须更待高轩过,袖有珠玑已照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晚步

手把古人书,闲读下广庭。

荒村无车马,日落双桧青。

旷然神虑静,浊俗非所宁。

逍遥出荆扉,伫立瞻郊坰。

须臾暮色至,野水皆晶荧。

却步面空林,远意更杳冥。

停云甚可爱,重叠如沙汀。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晚步湖边

客间无胜日,世故可暂逃。

杖藜迎落照,寒彩遍平皋。

夕湖光景丽,晴鹳声音豪。

天长蒹葭响,水落城堞高。

万象各摇动,慰此老不遭。

楚累经行地,处处馀离骚。

幸无大夫责,得伴诸子遨。

终然动怀抱,白发风中搔。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