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斋牡丹(其二)

西山风雨锦溪寒,春色沈沈醉牡丹。

不是故人裁丽句,那能萧瑟病中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病中在山斋欣赏牡丹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西山风雨锦溪寒”以西山的风雨和锦溪的寒意起笔,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为后续的场景铺垫。接着,“春色沈沈醉牡丹”一句,将春色的深沉与牡丹的醉人之美巧妙结合,不仅描绘了牡丹盛开的壮观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深陶醉。

“不是故人裁丽句,那能萧瑟病中看。”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真正懂得欣赏美、能够用美丽诗句表达情感的“故人”的渴望。在病中,诗人或许更需要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而“故人”的存在,能够让他在病痛中找到一丝安慰和愉悦。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山斋牡丹(其三)

青山缭绕树横斜,中有柴桑令尹家。

白发几回能载酒,春风何处不看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过殿卿山房咏牡丹(其一)

相国园亭种牡丹,枝枝风雨怨春寒。

主人车马城中惯,知傍谁家锦障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过殿卿山房咏牡丹(其二)

国色宫妆倚槛新,一樽堪自对残春。

即令解语应相笑,何必看花定主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访刘山人不值(其一)

主人三径草堂斜,稚子开门劝吃茶。

自有白云看好客,不妨红叶满贫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