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搦歌四首(其三)

路傍古井人所食,清浅分明辨沙砾。

可邻照影多行客,不见须眉见巾帼。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眼古井,它位于路边,供行人饮水之需。诗人通过“路傍古井人所食”这一句,巧妙地将古井与过往行人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展现了古井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角色。

接着,“清浅分明辨沙砾”一句,生动地刻画了古井水的清澈与浅显,即使是细小的沙砾也能清晰可见,突出了古井水质的纯净和自然之美。

“可邻照影多行客”则进一步深化了古井的功能与意义,它不仅是饮水之所,更是行旅之人歇脚时的镜子,映照出他们的身影。这里的“多行客”不仅指数量众多的过路人,也暗含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最后,“不见须眉见巾帼”一句,以一种反差的方式表达了对古井的赞美。在古代社会中,巾帼通常指代女性,这里却用来形容古井,暗示了古井如同一位见证者,不仅见证了男性的身影,也见证了女性的故事。这种表达方式既新颖又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对古井独特视角下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古井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元素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微妙关系的洞察与赞美。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捉搦歌四首(其四)

江东蔗竿长丈二,中间可啖两头弃。

少年往矣老不济,四十五十无多岁。

形式: 乐府曲辞

陇头流水歌辞三首

陇头流水,流离四注。念我劳人,终身霜露。

弱水可途,坚冰在须。时无英雄,咄哉丈夫。

上阪下阪,秦川在眼。左手把鞭,足不能前。

形式: 乐府曲辞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一)正月歌

野雪犹未开,水边与林上,次第送青来。

折杨柳,不知思已深,只讶春何久。

形式: 乐府曲辞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二)二月歌

红碧两参差,芳香满林薄,望欢殊未来。

折杨柳,我有千里心,愿寄双飞鸟。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