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李白短歌行

渔樵较长短,是非盈耳满。

话尽诚渺茫,山水各悠长。

买臣文章中,蟠溪望鬓霜。

两人隔千古,美恶皆一场。

争能在当时,雄气超榆桑。

罢钓平纣暴,休樵饮琼觞。

贤愚自不泯,黑白成殊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对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功名与道德的深刻思考。开篇“渔樵较长短,是非盈耳满”,以渔夫和樵夫的对话引出对世间是非的探讨,暗示了人生的复杂与多变。接着“话尽诚渺茫,山水各悠长”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买臣文章中,蟠溪望鬓霜”将历史人物买臣(即汉武帝时的丞相公孙弘)与古代的蟠溪(传说中姜太公钓鱼的地方)联系起来,暗喻了功名与隐逸之间的选择,以及岁月流转带来的变化。“两人隔千古,美恶皆一场”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人物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争能在当时,雄气超榆桑”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在当时所展现的雄心壮志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后人对他们的评价可能与当时大相径庭。“罢钓平纣暴,休樵饮琼觞”通过对比纣王的暴政和平民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正义与和谐社会的向往。

最后,“贤愚自不泯,黑白成殊观”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无论贤愚,其影响都不会被遗忘,而世间的是非黑白也终将得到公正的评判。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现实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道德标准及历史进程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35)

朱元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 字:国瑞原名重八
  • 生卒年:1328年—1398年6月24日

相关古诗词

题西施

天生两奇绝,越地多群山。

万古垂青史,西施世美颜。

窈窕精神缓,悠然体态闲。

笑拥丹唇脸,皓齿出其间。

一召起闾里,句践扼雄关。

伐谋应得志,西浙径亲攀。

铁甲乘潮渡,黄池兵未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赐应奉陈漙归关中

卿家居三川,大河环蜿蜒。

吴山在西土,华岳翠东天。

泾渭水浩瀚,终南固南边。

蓝田关倚碧,秦岭横紫烟。

太白峰高处,炎天雪似绵。

今卿年本迈,归志不留连。

火帝当时节,沿途善保全。

陆行还谨宿,乘舟渡深渊。

智人能识已,独不仗生前。

慎突晨烟进,摇鞭紫陌迁。

虎牢逢故垒,汉楚孰英贤。

铜驼闻挟弹,翁仲立巍然。

伊洛天清水,梁唐今几年。

崤函西入国,潼道扼黄埏。

百二山河壮,英雄在守焉。

至老经遥涉,胸开意自便。

人情偶相合,相离更何言。

我不能人教,卿当自勉旃。

形式: 古风

又赓戴安韵

旭日射山岩,岚光如翠色。

鸣凤在高柯,育雏傍崖侧。

风来楸叶红,寒雁起塞北。

江流护周回,天澄云影碧。

碲礴气氤氲,鸿濛太古积。

灵秀峙嵯峨,仰瞻常晨夕。

倚天来何时,孰谓题名籍。

朱湖洞中仙,蟠桃径一尺。

形式: 古风

又赓荅禄与权韵

时雨济八荒,万物皆精爽。

遥岑敛白云,岩壑尽轩敞。

啼莺舞林麓,民乐更何想。

树底清风生,花馨送至往。

野人入市沽,沽毕还山上。

庶士问民瘼,王纲仁义掌。

智人若峰峦,天下有所仰。

埋云叠嶂松,微音琴抚响。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