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应奉陈漙归关中

卿家居三川,大河环蜿蜒。

吴山在西土,华岳翠东天。

泾渭水浩瀚,终南固南边。

蓝田关倚碧,秦岭横紫烟。

太白峰高处,炎天雪似绵。

今卿年本迈,归志不留连。

火帝当时节,沿途善保全。

陆行还谨宿,乘舟渡深渊。

智人能识已,独不仗生前。

慎突晨烟进,摇鞭紫陌迁。

虎牢逢故垒,汉楚孰英贤。

铜驼闻挟弹,翁仲立巍然。

伊洛天清水,梁唐今几年。

崤函西入国,潼道扼黄埏。

百二山河壮,英雄在守焉。

至老经遥涉,胸开意自便。

人情偶相合,相离更何言。

我不能人教,卿当自勉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朱元璋所作,名为《赐应奉陈漙归关中》。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关中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陈漙归乡的关怀与勉励。

首句“卿家居三川,大河环蜿蜒”,描绘了关中地区丰富的水资源和壮丽的自然景观,三川指的是黄河、渭河、洛河,蜿蜒的大河环绕着这片土地,展现出关中地区的地理特色。

接着,“吴山在西土,华岳翠东天”则将视线转向了关中的山脉,吴山位于西面,华山则耸立于东方,翠绿的山色与蓝天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关中地区山川之美。

“泾渭水浩瀚,终南固南边。蓝田关倚碧,秦岭横紫烟”进一步描绘了关中地区的河流与山脉,泾渭两河浩瀚奔流,终南山作为南边的屏障,蓝田关与秦岭则分别以碧绿与紫色的烟雾为背景,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太白峰高处,炎天雪似绵”则将视角提升至更高的太白山,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山顶也仿佛覆盖着绵延的白雪,体现了关中地区独特的气候特征。

接下来,“今卿年本迈,归志不留连”表达了对友人陈漙即将归乡的感慨,虽然岁月已逝,但归心似箭,不会停留。

“火帝当时节,沿途善保全”则是对陈漙旅途安全的叮咛,希望他能够平安归来。

“陆行还谨宿,乘舟渡深渊”提醒陈漙在陆地行进时要谨慎住宿,在乘船过河时要小心深水。

“智人能识已,独不仗生前”鼓励陈漙依靠自己的智慧,不必过分依赖过去的经历。

“慎突晨烟进,摇鞭紫陌迁”则是对陈漙在清晨出发时的提醒,要小心前行,同时也要勇敢面对新的旅程。

“虎牢逢故垒,汉楚孰英贤”提到了虎牢关的历史故事,以及汉楚之间的英雄人物,暗示陈漙此行可能会遇到挑战或机遇。

“铜驼闻挟弹,翁仲立巍然”描述了铜驼和翁仲(古代石像)的形象,象征着历史的见证和不变的尊严。

“伊洛天清水,梁唐今几年”提到了伊洛河的清澈与历史的变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崤函西入国,潼道扼黄埏”描绘了进入关中的道路,崤函是重要的关隘,潼道则控制着黄河流域的交通。

“百二山河壮,英雄在守焉”强调了关中地区山河的壮丽与英雄辈出的历史。

最后,“至老经遥涉,胸开意自便。人情偶相合,相离更何言”表达了对陈漙长期旅行的祝福,希望他能够保持开朗的心态,无论与人相处还是独自前行都能自在。

“我不能人教,卿当自勉旃”则是对陈漙的直接勉励,希望他能够自我激励,不断前进。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关中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也蕴含了对友情、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朱元璋作为一位君主的宽广胸怀和对臣民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35)

朱元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 字:国瑞原名重八
  • 生卒年:1328年—1398年6月24日

相关古诗词

又赓戴安韵

旭日射山岩,岚光如翠色。

鸣凤在高柯,育雏傍崖侧。

风来楸叶红,寒雁起塞北。

江流护周回,天澄云影碧。

碲礴气氤氲,鸿濛太古积。

灵秀峙嵯峨,仰瞻常晨夕。

倚天来何时,孰谓题名籍。

朱湖洞中仙,蟠桃径一尺。

形式: 古风

又赓荅禄与权韵

时雨济八荒,万物皆精爽。

遥岑敛白云,岩壑尽轩敞。

啼莺舞林麓,民乐更何想。

树底清风生,花馨送至往。

野人入市沽,沽毕还山上。

庶士问民瘼,王纲仁义掌。

智人若峰峦,天下有所仰。

埋云叠嶂松,微音琴抚响。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天竺僧

比丘乾竺来,情思脱祸胎。

去乡十万里,飞锡不尘埋。

宵昼观孰大,无时不常怀。

志立无上等,必欲精神谐。

忽然观身影,影乃与身偕。

若欲离尘垢,将影与身排。

再观世万物,有形必影该。

寻思欲解分,似乎与理乖。

空寂如是说,咸将贝叶开。

论影始太古,至今尚犹猜。

日午难回避,临水见眉腮。

月下偏分晓,愚云似怪哉。

智人果解分,祸胎两忘灾。

或说身裁影,亦曰影身裁。

颠倒论常世,倒颠日日俳。

观倦息意马,劳心猿似豺。

到了难分去,从伊子细差。

闭门终不见,出户倚身牌。

有时定玄机,俯仰何根荄。

祖佛如何定,影子在尘埃。

尔升从尔上,尔降从尔阶。

踌躇从踯躅,穿履亦穿鞋。

反复诚难避,簪花犹插钗。

虚实谁参透,天厨一供斋。

八万四千户,闾阎迩榭台。

鸡犬声无异,庄周化骨骸。

漆园曾作吏,槐国已知槐。

幻中生幻梦,幻影与身哀。

影幻身亦幻,何时有壮衰。

若欲常寂静,百骸与之齐。

智虑浑忘却,天然似婴孩。

形式: 古风

善世禅师游方归朝

前年拜辞去,今春二月归。

未闻湖海阔,但见禅眸辉。

踏雪来朝觐,家风祖佛规。

默坐各无语,方寸究徘徊。

樱花才脸笑,柳眼正舒眉。

独翁任清净,愚俗多险危。

奸猾不善死,到处冢累累。

尔心鉴此患,弃家永不回。

年年常作客,如蓬被风吹。

哀悯自天祐,仁深久必为。

切记无住相,与佛莫相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