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赓戴安韵

旭日射山岩,岚光如翠色。

鸣凤在高柯,育雏傍崖侧。

风来楸叶红,寒雁起塞北。

江流护周回,天澄云影碧。

碲礴气氤氲,鸿濛太古积。

灵秀峙嵯峨,仰瞻常晨夕。

倚天来何时,孰谓题名籍。

朱湖洞中仙,蟠桃径一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深邃的哲理思考。开篇“旭日射山岩,岚光如翠色”,以朝阳初升,山岩被金色光芒照亮,山间雾气如同翡翠般绿意盎然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鸣凤在高柯,育雏傍崖侧”描绘了凤凰在高大的树上鸣叫,幼鸟在悬崖边孵化的情景,象征着生命的繁衍与希望。

“风来楸叶红,寒雁起塞北”则通过秋风吹过楸树,树叶变红,北方大雁南飞的景象,展现了季节更替与自然界的循环。而“江流护周回,天澄云影碧”则以江水环绕,天空清澈,白云倒映其中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之美。

“碲礴气氤氲,鸿濛太古积”则将视野拉远,描绘了天地混沌之初的景象,充满了神秘与古老的气息。“灵秀峙嵯峨,仰瞻常晨夕”则赞美了山峰的雄伟与秀丽,让人不禁仰望赞叹。最后“倚天来何时,孰谓题名籍”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对生命、时间、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135)

朱元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 字:国瑞原名重八
  • 生卒年:1328年—1398年6月24日

相关古诗词

又赓荅禄与权韵

时雨济八荒,万物皆精爽。

遥岑敛白云,岩壑尽轩敞。

啼莺舞林麓,民乐更何想。

树底清风生,花馨送至往。

野人入市沽,沽毕还山上。

庶士问民瘼,王纲仁义掌。

智人若峰峦,天下有所仰。

埋云叠嶂松,微音琴抚响。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天竺僧

比丘乾竺来,情思脱祸胎。

去乡十万里,飞锡不尘埋。

宵昼观孰大,无时不常怀。

志立无上等,必欲精神谐。

忽然观身影,影乃与身偕。

若欲离尘垢,将影与身排。

再观世万物,有形必影该。

寻思欲解分,似乎与理乖。

空寂如是说,咸将贝叶开。

论影始太古,至今尚犹猜。

日午难回避,临水见眉腮。

月下偏分晓,愚云似怪哉。

智人果解分,祸胎两忘灾。

或说身裁影,亦曰影身裁。

颠倒论常世,倒颠日日俳。

观倦息意马,劳心猿似豺。

到了难分去,从伊子细差。

闭门终不见,出户倚身牌。

有时定玄机,俯仰何根荄。

祖佛如何定,影子在尘埃。

尔升从尔上,尔降从尔阶。

踌躇从踯躅,穿履亦穿鞋。

反复诚难避,簪花犹插钗。

虚实谁参透,天厨一供斋。

八万四千户,闾阎迩榭台。

鸡犬声无异,庄周化骨骸。

漆园曾作吏,槐国已知槐。

幻中生幻梦,幻影与身哀。

影幻身亦幻,何时有壮衰。

若欲常寂静,百骸与之齐。

智虑浑忘却,天然似婴孩。

形式: 古风

善世禅师游方归朝

前年拜辞去,今春二月归。

未闻湖海阔,但见禅眸辉。

踏雪来朝觐,家风祖佛规。

默坐各无语,方寸究徘徊。

樱花才脸笑,柳眼正舒眉。

独翁任清净,愚俗多险危。

奸猾不善死,到处冢累累。

尔心鉴此患,弃家永不回。

年年常作客,如蓬被风吹。

哀悯自天祐,仁深久必为。

切记无住相,与佛莫相违。

形式: 古风

赓僧锡杖歌

由来震旦始乾竺,扶老应须栖此杖。

铃铃琅琅妙且奇,撼振一声空谷响。

或时化作飞龙威,长空如水何相持。

有时比翼论端的,方觉玄关显现时。

志悟未通心委曲,鸿濛浑沌同尘俗。

蓦然一悟凌烟霞,觉此觉他方意足。

神眸昭昭众生顾,隐隐微微如法故。

每担日月猢狲藤,簟食由来饱祗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