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日傍晚时分的乡村景象。首句"花落柴门掩夕晖",通过花瓣飘落和夕阳余晖洒在简陋柴门前的画面,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昏鸦数点傍林飞"进一步描绘了黄昏时分乌鸦归巢的情景,以几点黑影衬托出树林的静谧,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诗人"吟馀小立阑干外",在吟咏之余,独自站立在栏杆边,流露出一种闲适与思考的姿态。最后一句"遥见樵渔一路归"则是视线所及,远处山路上樵夫和渔人结伴而归,构成一幅和谐的田园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感慨,以及对朴素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春晚》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一角,寓含了诗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不详
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谥号元公,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书房兀坐万机休,日暖风和草色幽。
谁道二千年远事,而今只在眼前头。
寻山寻水侣尤难,爱利爱名心少閒。
此亦有君吾甚乐,不辞高远共跻攀。
琳宫金刹接林峦,一径潜通竹树寒。
是处尘埃皆可息,时清终未忍辞官。
太谷孤城据太原,城头树影落秋轩。
月明对酒夜三五,家远将书路四千。
宇宙苍茫身暂寄,河山盘郁梦相牵。
太平有荣谁能献,注目汾亭重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