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其一)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翻译

春风回来,吹绿庭院杂草,柳树萌新芽,一年又一年的春天继续来到人间。独自依靠着栏杆半天没有话说,虽然竹声新月一如当年,却再无当年赏月时的处境和心绪。
乐曲还在继续演奏,酒宴未散,池水冰面开始溶解。夜深之时,华丽而精美的君室也变得幽深。我已鬓发斑白,年老体衰,难以承受这极度的忧思啊。

注释

风:指春风。
庭芜:庭院里的草。
芜,丛生的杂草。
柳眼:早春时柳树初生的嫩叶,好像人的睡眼初展,故称柳眼。
春相续:一年又一年的春天继续来到人间。
凭阑:靠着栏杆。
竹声:竹制管乐器发出的声音。
竹,古乐八晋之一,指竹制管乐器,箫、管、笙、笛之类。
一说“竹声”为风吹竹叶之声。
笙歌:泛指奏乐唱歌,这里指乐曲。
尊罍在:意谓酒席未散,还在继续。
尊罍,一作“尊前”。
尊,酒杯,罍,一种酒器,小口大肚,有盖,上部有一对环耳,下部有一鼻可系。
池面冰初解:池水冰面初开,指时已初春。
烛明香暗:是指夜深之时。
香,熏香。
画堂:一作“画歌”,一作“画楼”;一作“画阑”。
指华丽而精美的君室。
深:一作“声”,指幽深。
青霜残雪:形容鬓发苍白,如同霜雪,谓年已衰老。
思难任:忧思令人难以承受,即指极度忧伤。
思,忧思。
难任,难以承受。
任:一作“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雅的春日景象,诗中充满了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思念。开篇“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小院春景图,风轻拂过,小院里的草地变得更加青翠,而柳树上的嫩叶则像是春天的眼睛,不断地向人们传递着新生的信息。

接着“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无言以对,只有竹间的风声和初升的明月陪伴。这里,“依旧”的用法,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哀愁和对往昔的留恋。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两句,则是诗人回忆过去的欢乐时光,当年的宴会尚未散去,酒杯还摆放在那里,而池面上的冰已经开始融化,这里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禁”三句,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灯火微明,香气袅绕于画楼之间,他的头发上还残留着清晨的霜雪,而内心却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思念。这不仅描写了一种环境,也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春日景色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淡雅、愁思而又深远的意境。

收录诗词(72)

李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 字:重光
  • 号:钟隐
  • 生卒年: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其二)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蝶恋花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

粲粲黄姑女,耿耿遥相望。

莺狂应有恨,蝶舞已无多。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

病态如衰弱,厌厌向五年。

衰颜一病难牵复,晓殿君临颇自羞。

冷笑秦皇经远略,静怜姬满苦时巡。

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

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

人生不满百,刚作千年画。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

凝珠满露枝,游飏日已西。

肃穆寒初至,九重开扇鹄。

四牖炳灯鱼,羽觞无算酌。

倾碗更为寿,深卮递酬宾。

形式:

岭外守岁

冬去更筹尽,春随斗柄回。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