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一夜闻韩玉汝宿城北马铺

暗树秋风摆叶鸣,桃枝竹簟冷逾清。

孤灯淡淡短亭客,半夜萧萧闻雨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秋夜的暗树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
用桃枝和竹席铺成的床铺更显得凉意透骨。

注释

暗树:形容树木在夜晚显得阴暗。
秋风:秋季的风。
摆叶鸣:树叶因风而摇摆发出声音。
桃枝:用桃木做的枝条。
竹簟:竹席。
冷逾清:比平时更加清凉。
孤灯:孤独的油灯。
淡:微弱。
短亭客:旅途中的过客。
半夜:深夜。
萧萧:形容风雨声凄凉。
闻雨声:听到外面下雨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七月二十一夜闻韩玉汝宿城北马铺》中的片段,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凄凉。"暗树秋风摆叶鸣",通过"暗树"和"秋风",诗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秋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声,显得格外清晰。"桃枝竹簟冷逾清",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清凉,用桃枝和竹簟暗示住宿简陋,但更显清冷。

"孤灯淡淡短亭客",诗人以"孤灯"和"短亭客"刻画出主人公独在异乡,深夜难眠的形象,"淡淡"一词则表达了灯光微弱,映照出内心的孤独。最后,"半夜萧萧闻雨声",通过"萧萧"的雨声,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的内心情绪相结合,增添了夜的寂寥与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旅人图,寓情于景,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二月雨后有蚊蚋

春夜一二蚊蚋飞,久不见之尚可喜。

而今稍喧来聒人,向后更暖奈尔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纸]韵

八月二十二日回过三沟

不见沙上双飞鸟,莫取波中比目鱼。

重过三沟特惆怅,西风满眼是秋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其二)九月二十八日牡丹

香包已向青春发,又见秋深特地开。

应笑菊残无意思,不能邀赋洛阳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其四)三日宴集

萧然寒圃有残芳,吟遍朱栏向夕阳。

既许坐陪公衮贵,却惭蒿羽接鸾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