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萧然寒圃有残芳,吟遍朱栏向夕阳。
既许坐陪公衮贵,却惭蒿羽接鸾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园中赏花的场景。"萧然寒圃有残芳",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园中虽然秋意渐浓,但仍有残留的花朵在寒风中独自绽放,透出一种清冷而坚韧的美。"吟遍朱栏向夕阳",诗人独自在朱红的栏杆边,面对即将落山的夕阳,一边吟咏,一边欣赏这最后的秋日余晖,显得心境悠然。
"既许坐陪公衮贵",诗人表达了自己能与尊贵的官员一同品酒赏花的荣幸,这里的"公衮贵"象征着权贵和地位。然而,"却惭蒿羽接鸾凰",诗人又流露出谦逊之感,觉得自己如野草一般微不足道,与高贵的凤凰(鸾凰)相比,实感惭愧。这种自谦和对权贵的敬意,体现了诗人不卑不亢的品格和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自我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既得赏识又保持谦逊的君子风范,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深热爱。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木杪芙蓉花,开非红艳早。
常畏晚霜寒,朱华竞衰草。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秀,犹得奉清觞。
多病相如不复云,更何曾有卓文君。
他时我向会稽去,只是荆钗与布裙。
蝴蝶飞时雪斗轻,满街撩乱得人惊。
欲寻宋子东城去,马畏春泥不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