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入

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

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

泊如四海之池,遍观是邪谓何?

吾知所乐,独乐六龙,六龙之调,使我心若。

訾黄其何不徕下。

形式: 古风

翻译

日出日落,何时才穷尽?时光岁月不与人的寿命齐同。
所以春天并非我想要的春,夏天并非我想象中的夏,
秋天并非我期盼的秋,冬天也并非我中意的冬。
时间像辽阔的四海,人的寿命好比一个小池,遍观物象后才知道生命的无奈。
我了解怎样才能快乐,只有独自驾驭六龙上天。
六龙的协调步伐,使我的心胸顿时爽畅。
唉,乘黄,怎么还不下降把我带上仙界。

注释

安穷:何有穷尽。
安,何。
穷,尽。
时世:犹时代。
《荀子·尧问》:“时世不同。
”一说指自然界之时序变化,与社会人事变化相对。
泊如:犹“泊然”,飘泊而无所附着的样子。
四海之池,即谓四海。
《史记·日者列传》:“地不足东南,以四海为池。
”是:此。
邪:语助词。
谓何:还说什么呢。
知:一说疑作“私”。
六龙:古代传说日车以六龙(龙马)为驾,巡行天下。
日出日入,即为日神驾六龙巡天,以成昼夜。
调:发。
一说协调之意,指龙马步伐配合协调。
若:顺,此有愉悦之意。
一说疑为“苦”字之讹,“以‘苦’与末句‘下’(古音虎)相叶,‘若’字则不叶”(郑文《汉诗选笺》)。
訾:嗟叹之词。
黄:指乘黄,传说中龙翼马身之神马名。
《汉书》应劭注:“乘黄,龙翼马身,黄帝乘之而上仙者。
”按:此即前所谓“六龙”。
徕(lái):同‘来’。
一说“訾黄”当连读,同紫黄,即乘黄。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时间、季节和个人情感之间的关系。诗人首先提出“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四季更替的思考,指出时间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不同的,它不受个人意志的控制。接着,“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每个季节在不同人心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和感受。

“泊如四海之池。遍观是耶谓何”则运用比喻手法,将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比作深不可测的大海,暗示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浩瀚,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思。随后,“吾知所乐。独乐六龙。六龙之调。使我心若”表达了诗人寻求内心平静与快乐的愿望,通过“六龙”这一象征,可能暗指驾驭时间的力量或内心的和谐状态,使心灵得以安宁。

最后,“訾黄其何不徕下”一句,以“訾黄”(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或理想境界的向往,希望这些美好的事物能够降临到自己身边,实现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和季节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平静与快乐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974)

无名氏(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马

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志俶傥,精权奇。

籋浮云,晻上驰。体容与,迣万里。今安匹,龙为友。

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天马徕,出泉水。

虎脊两,化若鬼。天马徕,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

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天马徕,开远门。

竦予身,逝昆仑。天马徕,龙之媒。游闾阖,观玉台。

形式: 古风

天门

天门开,詄荡荡,穆并骋,以临飨。

光夜烛,德信著,灵浸鸿,长生豫。

太朱涂广,夷石为堂,饰玉梢以舞歌,体招摇若永望。

星留俞,塞陨光,照紫幄,珠烦黄。

幡比翅回集,贰双飞常羊。

月穆穆以金波,日华耀以宣明。

假清风轧忽,激长至重觞。

神裴回若留放,殣冀亲以肆章。

函蒙祉福常若期,寂谬上天知厥时。

泛泛滇滇从高斿,殷勤此路胪所求。

佻正嘉古弘以昌,休嘉砰隐溢四方。

专精厉意逝九阂,纷云六幕浮大海。

形式: 古风

景星

景星显见,信星彪列,象载昭庭,日亲以察。

参侔开阖,爰推本纪,汾脽出鼎,皇佑元始。

五音六律,依韦飨昭,杂变并会,雅声远姚。

空桑琴瑟结信成,四兴递代八风生。

殷殷钟石羽龠鸣。河龙供鲤醇牺牲。

百末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析朝酲。

微感心攸通修名,周流常羊思所并。

穰穰复正直往宁,冯蠵切和疏写平。

上天布施后土成,穰穰丰年四时荣。

形式: 古风

齐房

齐房产草,九茎连叶。宫童效异,披图案谍。

玄气之精,回复此都。蔓蔓日茂,芝成灵华。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