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陵道中三首(其一)

九天云下垂,一雨作秋色。

尘埃化泥涂,原野转萧瑟。

十里一双堠,狐兔卧荆棘。

见说数年来,中州乍苏息。

形式: 古风

翻译

九天之上乌云低垂,一场秋雨染出秋意。
尘土化为泥泞,原野景色变得凄凉。
十里间每隔一段就有一座烽火台,狐狸兔子藏在荆棘丛中。
听说近年来,中原地区才稍稍恢复了生机。

注释

九天:极言天空之高远。
垂:低垂,形容云层密集。
尘埃:指地上的泥土和细小颗粒。
泥涂:泥泞的道路或地面。
萧瑟:形容景色凄凉,冷落。
堠:古代用于传递军事信息的土堆,烽火台。
荆棘:多刺的灌木,象征困难和荒凉。
中州:古时对中原地区的称呼,这里指代战乱后复苏的地区。
乍苏息:刚刚开始恢复生机和安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充满了萧瑟、荒凉之感。"九天云下垂,一雨作秋色"从宏伟的角度展开,勾勒出大自然在季节更迭中的变化,云层低垂,倾盆而下的雨水带来了秋天特有的颜色。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情感和意境的抒发。

"尘埃化泥涂,原野转萧瑟"则从细微入手,表现了秋雨过后的泥土和荒凉的原野。这里的“萧瑟”一词,既形容了自然界秋天特有的声音,也传达了一种凄清、寂寞的情怀。

接下来的"十里一双堠,狐兔卧荆棘"展示了荒凉之地的生命现状。堠是一种野兽的足迹,这里的“十里一双”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中生物稀少的状态。而狐狸和兔子躲藏在荆棘丛生的图景,则是对这荒凉世界的一种写实。

最后两句"见说数年来,中州乍苏息"透露出一种历史沧桑、兴衰更迭的感慨。这里的“中州”指的是中国的心脏地带,即黄河流域一带,而“乍苏息”则意味着这片曾经繁华的地带在历经多年的动荡之后,终于得到了暂时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夜坐偶成

萧萧秋夜凉,明月入我户。

揽衣起中庭,仰见牛与女。

坐久寒露下,悲风动纨素。

不遇王子乔,此意谁与语。

形式: 古风

夜走

鲸波万里送归舟,倏忽惊心欲白头。

何处赭衣操剑戟,同时黄帽理兜鍪。

人间风雨真成梦,夜半江山总是愁。

雁荡双峰片云隔,明朝蹑屩作清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妻子第一百四十七

世乱遭飘荡,飞藿共徘徊。

十口隔风雪,反畏消息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妻子第一百四十六

妻子隔绝久,飘飖若埃尘。

漠漠世间黑,性命由他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