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作个咿?赘项咽,个中和我万愁牵。
一筒作柄箫无窍,双铁为圜扇有圈。
身拜却疑人是犬,手擎还类笔如椽。
从今节节能通气,安得当为积蓄钱。
这首诗通过精巧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写作工具的依赖以及内心世界的复杂情绪。"个咿?赘项咽,个中和我万愁牵"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写作时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承载着无数思绪与忧虑,这些文字如同心灵深处的线索,将作者紧紧相连。
接下来的"一筒作柄箫无窍,双铁为圜扇有圈",则是对书写工具的生动描摹。诗人将笔管比喻成箫,一种中国古代的吹奏乐器,而笔尖则如同箫中没有孔洞,无法发出声音,暗示了文字的难以表达和创作时遇到的障碍。而"双铁为圜扇有圈"中的“双铁”可能指的是书写时用来裁纸或其他的工具,这些工具如同规则与限制,为诗人的思想加上了枷锁。
在"身拜却疑人是犬,手擎还类笔如椽"中,诗人通过将自己比作向着像狗一样低头的人,以及拿笔的手如同持杖的老者,表达了对自己的写作生涯感到困惑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自嘲与幽默感。
最后两句"从今节节能通气,安得当为积蓄钱"则是诗人对于自己能够一丝不苟地进行创作的期待,以及对这些文字价值的肯定。在这里,"积蓄钱"不仅仅代表着物质上的储备,更象征着精神上的财富和知识的累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书写工具的依赖、创作时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文字价值的深刻认识。
不详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具体功非远,全躯恨已消。
安禅须促膝,觅句敢成摇。
悔不身齐足,时当事半腰。
行人只蒲伏,何处得逍遥。
鸾骖不是厌尘凡,王母瑶池促驾还。
家在两三千里外,人生一十六年间。
好随神女游舒水,难伴文君归蜀山。
试向仙源问消息,桃花零落水潺潺。
梦里匡庐兴未阑,转头世事已辛酸。
肥家有术疑非药,漉酒从人笑不冠。
雁序向人群已失,凤雏过眼影何单。
不堪回首原头路,一坞松楸生暮寒。
缆解西风拍岸颠,雁拖秋色上航船。
挂帆未作乘风客,举棹先惊捉月仙。
楚些有渊心石殒,贺狂无井眼花眠。
慇勤为酹一杯酒,断送西江浪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