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日曾为府署来,谁人都把插桃栽。
不闻华屋笙箫响,但见芳林锦绣堆。
几度刘郎来观里,半年阮客住天台。
如今此地知何在,桑柘成阴拨不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时光变迁的意境。诗人通过昔日与今日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变化的感慨。
“昔日曾为府署来,谁人都把插桃栽。”这两句描写了过去在官府中种植桃树的情景,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这不仅展示了当时热闹非凡的场面,也反映出一种繁华与生机。
“不闻华屋笙箫响,但见芳林锦绣堆。”这里则是对比,由于时间流逝,那些曾经的音乐声和欢乐景象都不复存在,现在只能看到满目锦绣的花朵,这种对比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的怀念之情。
“几度刘郎来观里,半年阮客住天台。”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物是人非的情感。刘郎和阮客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隐喻,他们的到来与离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如今此地知何在,桑柘成阴拨不开。”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现实环境变化的无奈。过去种植的桃树可能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但现在却被桑树和柘树所围绕,这些浓密的树荫使得昔日的光景难以重现。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变迁无常的现实世界的无奈情感。
不详
当时南苑最新奇,胜似其他东复西。
多少园亭行不到,从横石径动成迷。
香风十里荷花荡,翠影千行柳树堤。
伊被何人曾借住,端如误入武陵溪。
府城西北瓦棺东,尚有遗基在此中。
旋折才方二里许,规模不得小邦同。
正当进取争彊霸,聊作屯营备敌冲。
老范智谋曾不识,却云争似建康宫。
要识当时朱雀航,秦淮岸口驾浮梁。
既为铜雀施重屋,又作璇题揭上方。
波底净涵楼阁影,桥间望断水云乡。
不知此处今何在,须有遗基在两傍。
万顷冥茫水拍堤,当时于此习舟师。
长江天险虽堪恃,斗舰人谋可勿施。
莫使黑龙离旧窟,且教玄武入新词。
如何又作蓬瀛景,地节来游看水嬉。